寧夏銀川:以文藝培根鑄魂 用精品謳歌時代

12月4日,寧夏銀川文學藝術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在寧夏銀川召開。

銀川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現場 楊周宸樂 攝

自銀川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至今,歷時近七年。銀川市文藝工作者與時代同步,以人民爲中心,創作了一大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富有銀川精神、銀川力量和銀川風格的優秀文藝作品,爲加快建設綠色高端和諧宜居的美麗新銀川提供了文藝支撐和精神力量。

精品謳歌人民,這份文藝“成績單”很亮眼

新時代的銀川,給藝術家提供了涌流的創作源泉。據統計,2014年以來,銀川市文藝界獲國家級獎項全國性獎項、入展全國性展覽、被全國性刊物及選本刊發和轉載的文藝作品達300餘項。

在文學創作方面,銀川市作協趙華的科幻小說《大漠尋星人》獲第十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趙華還是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養家之人》特邀中文版小說作家郭文斌阿舍、唐榮堯、田鑫劉漢斌等30餘人筆耕不輟,創作、出版了《寫意寧夏》《托爾斯泰的鬍子》《賀蘭山》《草木恩典》《大地知道誰來過》等有影響的著作;在《新華文摘》《收穫》《人民文學》《十月》《小說月報》《散文選刊》《光明日報》等發表文學作品130餘篇;阿舍作品《我不知道我是誰》獲第十三屆“十月文學獎”;劉漢斌的《草木和恩典》、田鑫的《大地知道誰來過》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

舞臺藝術創作方面,柳萍、李小雄主演秦腔劇《花兒聲聲》《王貴與李香香》分別榮膺中宣部第十三屆和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李小雄主演秦腔《狗兒爺涅槃》獲第十五屆文華表演獎;韋小兵獲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舞蹈《金沙夢》《嚮往》《公婆戲》等入圍中國舞蹈“荷花獎”。音樂《守在村口的娘》入圍第十八屆全國羣星獎決賽。雜技節目《春臨塞上——高車踢碗》入圍第十屆中國雜技“金菊獎”終評;雜技劇《岩石上的太陽》獲第四屆中國雜技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寧夏坐唱《請你回家做一回回客》、弦鼓說唱《選舉》《有女好好嫁》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中獲獎……

在其他門類藝術創作方面,銀川市書協範彥奎作品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陳國鴻、劉銀安、範彥奎、屈子強作品入選全國第十一、十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銀川市美協羅貴榮作品《時間時間》獲全國第十三屆美展提名獎。銀川市攝協王正明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十六屆攝影藝術展。

此外,有舞劇《不到長城非好漢》、雜技劇《岩石上的太陽》、弦鼓說唱《選舉》、國畫《絲路漫出花兒情》等16部作品入選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項目,在傳承與創新中積極拓展出新的發展空間。

堅定文化自信,打造屬於銀川的文藝品牌

黃河文學》是銀川市唯一公開發行的文學期刊,近年來,該刊刊登了大量講述“銀川故事”“黃河故事”的散文、詩作、小說,成爲黃河流域一塊優質的文學陣地,培育、團結了許多的優秀作家

《黃河文學》副主編計虹告訴記者,近年來,《黃河文學》刊發作品的選載率逐年上升,全國影響力不斷提升。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有50餘篇作品被《新華文摘》《散文選刊》等全國性選刊及年選本選載。刊發作品還獲得過小說選刊年度獎、冰心散文獎、孫犁文學獎、年度華語最佳散文獎等。

文藝品牌對精品文藝創作具有引領作用,更能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而品牌性文化活動,則能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影響力。

2020年,“中國少數民族迎春大聯歡”電視文藝晚會榮獲最佳舞蹈節目、最佳語言節目、最佳演唱、最佳舞美、最佳節目創意等獎項,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最初,全國只有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城市參與,今年,北京、深圳、成都等32個城市的電視媒體共同參與策劃、創作和演出,並在中央電視臺及其海外頻道播出。

已經連續舉辦幾年的“我們的節日”活動,讓“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一個個傳統節日在舞臺上覆活,將傳統節日所承載的家國情懷、文化內涵、文明底色通過文藝創造方式再現,讓文藝離基層更近,離羣衆更近。

機制人才,打造朝氣蓬勃的文藝隊伍

近年來,銀川市委市政府積極完善文化藝術創作生產引導激勵機制,重視對革命精神、脫貧攻堅、改革創新等重大主題精品創作的扶持,大力支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藝活動,推出了《銀川市重點文藝項目扶持辦法》《銀川市獲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獎項文藝作品獎勵辦法》《銀川市“賀蘭山文藝獎”評獎辦法》,爲打造梯次接續、富於創造活力的文藝人才隊伍提供了強大的機制保障。據瞭解,6年來,銀川市政府先後投入450餘萬元用於文聯文藝創作和文藝活動的扶持獎勵。

同時,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銀川市文聯創新人才使用機制,推出《黃河文學》簽約作家、銀川書畫院院聘書畫家等人才培養模式,廣泛吸納各地各類優秀文藝人才,推出了一批知名作者和優秀作品。

青年人才的不斷涌現是一個地區文藝良性發展的重要指標,翻開2019年銀川市第三屆賀蘭山文藝獎的獎勵名單,青年才俊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文藝志願活動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

近日,50多名文藝志願者走進銀川市靈武市梧桐樹鄉陶家圈村,用他們手中的相機記錄羣衆的文化生活,爲村民留下歲月的記憶。

“自從2017年中國文聯在銀川市掛出了首個地方性志願者服務基地,我們的文藝志願活動幾乎每週都舉行。”銀川市文聯協會部主任秦斌告訴記者,根據各文藝家協會的特點,銀川市組織各類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紮根人民,將舞臺、畫案、寫字桌擺在大地上。截至目前,已開展各種文化惠民的志願活動300多場,送春聯、福字6000副,剪紙作品1000多幅,圖書近萬冊,爲200戶家庭拍攝全家福。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銀川市文聯發揮“以藝戰疫”的獨特作用,第一時間號召、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以詩歌、曲藝、書法、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藝術形式,將全社會抗擊疫情的一幕幕感人場面,創作成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文藝作品,用藝術之魂傳遞愛與擔當。在疫情防控期間,銀川市文藝工作者共創作抗擊疫情文藝作品1200餘件。同時,通過網絡直播、拍攝短視頻等方式開設線上公益課,爲人們送去心靈慰藉。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收到了很多來自家鄉文藝工作者的各類文藝作品。這些作品成了我們的精神食糧,激勵我們不忘從醫初心、牢記醫者神聖使命。”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黨委書記、援湖北醫療隊隊長黃河告訴記者。

與時代同步,爲時代明德,銀川文藝志願服務不僅走到羣衆家門口,更把溫暖送到了人們心坎上。(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攀 通訊員 楊周宸樂 張碧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