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文化的鹿耕講堂

李福生

日前,鹿耕講堂開講了,公部門邀請相關之學者專家講座、開放討論的型態,試圖建立一具公民精神的當代書院課程設計以彰顯具當代潛能的傳統華人文化藝術、提倡東西方人文經典跨文化閱讀、觀照生命目標,此允爲當代政治史上地方鄉鎮層級自發性的以跨越東西文化視野辦理公民書院的首例,首次講座於五四當天開講,宋灝教授以闡明身體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基礎,知覺感受的複雜性遠遠超越於感官本身,善用身體知覺將有助於我們對於所居處環境產生某種敏感性,進而成爲改善環境的動力來源,此番論點,可謂是提醒民衆要善用自身的思考能力,一旦能開發自身思考的潛能,那便能擴大自身的視野,遠離「人云亦云」的窠臼,擁有獨立判斷事件的能力。

英國作家羅素說,感覺顯然是我們對世界認識的泉源,把感覺本身就看做是一種認識,這也像是很自然的事,而從知識中排去知覺,是困難的,知識是由基於知覺的行動表現的,此與前述知覺感受的複雜性遠遠超越於感官本身,顯有異取同功之妙,畢竟,知識是感覺的基礎,有了充份而正確的知識,也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就好比,若從小教導一個小孩「黑」色是「紅」色,那這個小孩獲得了不正確的知識,某日,看到他與人爭辯「紅」色是「黑」色,那就不足爲奇了。

事實上,就如同在首次的開講,宋教授便闡明民間講學意義在於以能理解的話語與民衆進行溝通,所以並不刻意強調晦澀的哲學概念,而是善於從生活環境中舉例,說明哲學所關懷者就是人的價值與幸福。這是道出民間講學的難處,由於參與者知識水平的參差不齊,要講到參與學員均能有深刻領悟,顯有難處,而這就必須要由公部門來審慎的規劃講堂開講的課程內容,以令參與學員均能有極大之收穫。

通常,公部門甚至是私人企業邀請學者專家進行演講,已是司空見慣之事,不足爲奇,鹿耕講堂比較特殊的是,它是一個開放討論的講座,聽講的學員,若有相關的疑問便可立即提出問題,獲得解答,這對於自身知識與思想的增進,顯有莫大助益,此種可稱爲「蘇格拉底問答式的講座,遠離了經院教育方式,自是開發啓迪民間羣衆思想的良方,理應多多益善。

餘秋雨說「藝術,固然不能與世隔絕,但它的立身之本卻是超功利的,大量的社會歷史內容一旦進入藝術,便受到美的提純與蒸餾,凝聚成審美語言呼喚人的精神世界。」,此次鹿耕講堂開講,毋寧稱爲啓迪民衆的思想藝術,可見主辦單位用心規劃,試圖讓講座成爲民衆的精神食糧,來提升民衆的精神內涵,相信,若民衆長期參與,入寶山肯定是能滿載而歸的。

作者李福生,現居彰化縣鹿港鎮,自由撰稿人。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