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破發、籌資縮水 社區團購圍剿下的生鮮電商路在何方?
(原標題:上市破發、籌資縮水,社區團購圍剿下的生鮮電商路在何方?)
6月8日,生鮮電商頭部平臺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同時遞交了招股書,尋求在美股上市。隨後在6月25日和6月29日,每日優鮮與叮咚買菜分別敲鐘上市。
雖然同步上市一度被津津樂道,但外界對於生鮮電商的發展還有所擔憂。
上市即破發
從股價表現看,每日優鮮出現了上市即破發,盤中跌幅超30%,股價從發行價的13美元跌至8.18美元。6月25日,每日優鮮收盤價爲9.66美元,相比發行價下跌25.69%。
此後,每日優鮮連續幾個交易日股價下跌。6月28日爲每日優鮮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日,每日優鮮當日股價下跌8.49%至8.84美元收盤。
6月29日,每日優鮮股價下跌2.15%收至8.65美元。上市後三個交易日每日優鮮的股價持續下滑,目前市值蒸發了約34%達10.7億美元。
而6月29日上市的叮咚買菜,上市當天股價一度跌破23.5美元的發行價,跌去1.74%至23.09美元,至收盤微漲0.85%至23.7美元。
此外,在上市前一天,叮咚買菜更新了上市文件,將發行規模調整爲370萬份ADS,而原本擬發行1400萬ADS,籌資規模大幅縮水。外界認爲這一舉動與每日優鮮破發有關。
對於每日優鮮上市三天的股價表現,博通分析資深支付行業分析師王蓬博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主要還是對盈利前景的不看好。從模式看,前置倉模式需要線上線下導流運營,非常複雜。同時,在生鮮賽道不斷有巨頭以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進入、砸錢。此外,其他業務例如智慧菜場業務可替代性也很高。每日優鮮尚未構成自己的商業壁壘,未來的盈利方式又較爲模糊,因此未來盈利不及市場預期。”
每日優鮮招股書顯示,每日優鮮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營收分別爲35.47億元、60.01億元和61.3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爲15.3億元。
淨虧損方面,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量,每日優鮮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淨虧損分別爲22.32億元、29.09億元和16.49億元,2021年一季度淨虧損6.1億元。
每日優鮮的虧損並非個例,同時遞交招股書的叮咚買菜也面臨虧損問題。根據叮咚買菜招股書,2019年和2020年叮咚買菜營收分別爲60.01億元和61.3億元。淨虧損上,叮咚買菜2019年、2020年的淨虧損達18.73億元和31.77億元。
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在2016年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持平,88%虧損,且剩下的7%還是鉅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也不例外,同樣處於虧損狀態。
對於生鮮電商的盈利問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虧損是如今拓展線下渠道、埋設管線的成本,未來社區生鮮不能走低價模式,而是通過配菜、通過社交、金融來變現,其模式在未來具備一定的盈利彈性。現階段生鮮電商還在建設階段,尤其是前置倉建設,消費者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考慮盈利爲時尚早,依然需要資本市場融資來扶持業態成長。
雙重難題
既然生鮮電商的盈利模式尚未明確,爲什麼選擇此時上市?
易觀流通行業中心高級分析師何懿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次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同步上市受多重因素影響。首先,疫情之後生鮮電商的價值凸顯,迎來一段高速成長期,資本方在這個期間會更關注生鮮電商。其次,生鮮電商是一個激烈競爭的賽道,疫情後的快速擴張需要源源不斷的大筆資金,上市可以補充資金儲備,拓展融資渠道。
最後,社區團購的快速發展也是原因之一,多方巨頭入局下的社區團購快速擴張,生鮮電商受到嚴重威脅,而生鮮電商營收增長的同時盈利仍存在較大壓力,因而均想早日謀求上市,補充彈藥以備後面更殘酷競爭。
盤和林認爲,此時上市融資,是因爲這類生鮮電商的業務規模已經“可以講故事”,資本會爲此買單,並且助推這個行業生長。
但上市後,除了盈利問題,生鮮電商還面臨着多重挑戰。
近一年內迅速發展的社區團購是重要的競爭對手。從整個生鮮賽道看,前置倉模式、倉店一體模式和社區團購模式,是不同的生鮮商業模式。去年下半年,拼多多、美團、滴滴等互聯網公司大舉進入社區團購領域,而騰訊、京東等公司也對十薈團、興盛優選等社區團購平臺進行了投資。各類新平臺崛起下,傳統生鮮電商用戶面臨分流的難題。
何懿軒表示,模式上來看,目前生鮮電商主要是到家模式,而社區團購是預定自提。儘管模式有差異,但是都能解決用戶的生鮮消費需求,用戶羣肯定會有重疊。社區團購預售自提模式不能滿足即時性到家需求,而生鮮電商致力於滿足即時到家需求,生鮮電商深耕一二線城市,而社區團購主打下沉市場,因而兩者有各自的優勢客羣,用戶不會完全重疊。但是隨着社區團購向高線城市進軍,社區團購的供應鏈與履約成本更低,相對會更有成本優勢,加上巨頭的補貼,在價格上對用戶有較大吸引力,因而能夠吸引一部分價格敏感型的用戶,能對生鮮電商構成較大的威脅。未來兩者的市場相互滲透,肯定會有更多交集。
在經歷了上市破發、籌資規模縮水等變化後,未來一階段生鮮電商該如何發展?
何懿軒認爲,生鮮需求比較多樣且複雜,生鮮電商能夠滿足很大一部分需求,用戶習慣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因而在未來生鮮的零售中應該能夠佔據一席之地。但是生鮮電商目前仍需要強化供應鏈、履約、產品開發等方面的能力,優化業務鏈路的成本與效率,保障業務的盈利性增長。尋找第二增長點與主營業務實現盈利倒也不衝突,在資源與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同時進行。
盤和林則表示,每日優鮮的零售雲和菜市場改造業務是一個生態佈局,聚焦於長線。短線看對平臺的幫助不大。平臺應先謀求在社區團購競爭中活下來,未來再考慮生態的問題比較合理。當下,行業競爭集中於線下入口,能不能讓更多的用戶下載APP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