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如何破圈社區資源瓶頸?

作爲一種經濟便捷的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是許多家庭出行的選擇,但近年來,隨着電動自行車違規上樓、“飛線”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

9月24日,楊浦區人大常委會聯合上海廣播電視臺、阿基米德傳媒,以“滿電出門VS滿電回家,城市更新如何破圈社區資源瓶頸”爲主題,舉辦“人民城市·人人議事廳”基層民主實踐活動。200多名市區人大代表、社區居民羣衆、專家學者以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齊聚一堂,共商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這一治理難題。

01

屢禁不止

電動自行車管理頑疾難治

“百聯濱江後門錦州灣路外賣小哥爲了方便將電瓶車肆意停放在馬路上,給周邊居民進出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1元錢充電4小時,有時候充不滿。不同區域、不同小區、不同品牌充電設施的服務費存在差異。”“雖然大家都知道‘飛線’充電存在安全隱患,但由於小區內沒有足夠的充電樁,或者充電費用較高,所以仍有居民選擇飛線充電。”活動一開始,不少居民紛紛“抱怨”電動自行車充電和停放亂象。

大橋街道老舊小區、動遷小區較多,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相對匱乏。近年來,隨着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引入了新的就業羣體,長陽創谷、互聯寶地等大型園區導入大量年輕就業人羣,日均人流量成倍增長,電動自行車使用量也同步快速上升。據統計,大橋街道轄區內目前共有電動自行車12000餘輛,88個住宅小區共提供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場所220處,可提供充電插口7000個,但尚有4個小區無集中充電場所。園區方面,僅有長陽創谷提供充電點位數3個,充電插口數111個。

“滿電出門”和“滿電回家”是社區居民和企業職工電動自行車一族共同的願望,但日益增長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需求與當前充電設備無法匹配,違規停放、違規充電,成爲當前大橋街道電動自行車治理的兩枚“釘子”。

02

資源共享

“充電自由”緩解“里程焦慮”

“每天回到小區,我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否找到一個空閒的充電樁。有時候爲了給電動車充電,我不得不再等上一兩個小時,甚至半夜起來查看是否有空閒的充電接口。”“在外面找不到充電樁的時候,我偶爾會選擇一些商業園區內的充電站,但普遍路途較遠,需要騎共享單車來回,時間和充電成本都高”。議事現場,社區居民道出自己當前面臨的充電困境。

如今,要在公共空間稀缺的老舊小區增設停放充電場所,無疑是“螺螄殼裡做道場”,進一步“壓榨”了居民的公共空間。還有的居民擔心充電設施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和對居住環境的影響,不希望充電設施建在自己家門口,表現出“不要建在我家後院”的心態,鄰避效應影響了充電設施的合理佈局和有效利用公共空間。

現場有人大代表建議,園區、大中型商超有充分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和充電的場所,可開發的空間還很大,可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裝充電設施,破解電動車停放充電剛需難題。同時,也可選址符合安全條件的沿街路段加裝充電樁,打通羣衆充電的“最後一米”。

現場有企業相關負責人及時迴應,將承擔社會責任,進一步挖掘空間,對園區內充電設備進行安全管理,做好日常維護。但也有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政府尚未出臺統一的管理標準,充電設施的維護成本、佔用問題,以及安全問題到底誰來負責。

資源共享、錯峰充電落地推行理論上可行,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園區的充電樁利用率能否提高,是不是大部分居民都願意跑遠路到園區充電。特別是有的充電樁位置離家裡位置較遠,雨雪天氣、年紀大的居民來回取車並不方便。

現場的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充分吸收企業和社區居民意見建議,精準選址,進一步優化充電棚改造和佈局,全面防範化解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風險及火災隱患,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和企業職工,助力城市安全發展。

03

社會治理

要“破圈”,更要“擴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

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作爲社會治理的重要一部分,本質上也是一個相互合作的協同過程,政府、企業、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居民等不同主體根據各自的功能參與到治理的不同環節,才能實現善治。今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新版《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對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均作了明確規定。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表示,要在加強巡查、市場化管理、人防和物防的基礎上,強化對非機動車違規充電行爲綜合治理。

“我們也將發揮樓組自治作用,通過微信羣分享典型案例,進一步加強電動自行車安全宣傳,讓居民自覺遵守居民公約。”居民區書記表示。

剛性手段是社會治理的防火牆,柔性方法是社會治理的助推器,剛柔並濟才能破解社會治理新難題。在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的同時,以人爲本、疏堵結合,統籌安全性和便利性,讓更多主體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將社會力量、專業力量匯聚到一起,才能探索更多能夠合理解決電動自行車管理難點問題。

在這場人人議事廳基層民主實踐中,政府、企業、社區居民都不是單一孤立的自治主體。社會治理,不僅要“破圈”社區資源瓶頸,更要擴大“朋友圈”合作,不同的主體在共同的目標下,以不同的參與方式,發揮各自優勢、協同參與治理,才能實現治理效果最優化。

來源:上海楊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