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史上的今天: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天堂之劍》
索尼僅用兩代主機就徹底顛覆了被任天堂統治20多年的主機遊戲圈,等到PS3於2006年11月在CELL處理器、AR遊戲、全新的藍光制式等“黑科技”光環包圍下降生時,很多人都以爲即將到來的又將是一個屬於“PlayStation”的主機世代。
但實際上Cell的強大性能很快被扒了層皮,PS3不僅首發陣容明顯疲軟,更關鍵的是這種情況一直到2007年也沒什麼改善,於是當時很多人都把PS3第一部爆款的希望寄託在英國工作室Ninja Theory開發的獨佔作品《天堂之劍(Heavenly Sword,官方中文名“玄天神劍”)》上,至少它在預告片裡顯得美不勝收。
在2007年9月12日終於和玩家見面的《天堂之劍》是一款典型的歐美風格動作冒險遊戲,和“戰神”系列一樣採用第三人稱固定視角,有華麗至極的畫面和瀟灑利落的戰鬥動作,特別是人物面部建模的精緻細節令人歎爲觀止,在大場景的處理上也可圈可點,這既得益於面部捕捉技術的不斷成熟,也凸顯了PS3極爲強大的畫面處理能力。
順帶一提,本作的大反派伯漢國王由英國著名演員安迪·瑟金斯負責配音以及面部捕捉工作,他不僅演技超羣,而且擁有豐富的面部捕捉經驗,曾塑造過《指環王》裡的咕嚕和後來《猩球崛起》系列影片的凱撒等知名角色,是公認的“動作捕捉第一人”,在遊戲裡的表現明顯比其他臉模更勝一籌。
總之沒看出這張臉哪裡“東方”
這款打着“女版戰神”旗號的作品以再現武術神韻以及泛東方世界觀爲核心製作思想,在建築風格、人物服飾、動作特點等方面借鑑了大量東方文化元素,女主角也長着一張十分符合西方審美觀的“東方美女”臉(老實說面部特徵給人的感覺更像黑人),揮舞一把可以變形的巨劍施展着看不出哪門哪派的高超武藝與惡勢力對抗。
詭異的反派造型
遊戲裡的東方絕不僅僅單指中國漢族文化,比如主角的名字Nariko就是典型的日文名,類似的還有叫作Orochi(大蛇)以及Ashura(阿修羅)的一干配角,建築配色和造型方面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藏傳佛教的影子,完全就是一個大雜燴。
而實際遊戲過程中除了戰鬥手感太過飄逸以外,最大的弊病就是人物造型與世界觀的嚴重不匹配以及遊戲時間過短,前者讓人始終像是在看一出洋人穿上古裝費勁演出來的武俠劇,而基本上首次通關都只需要6、7個小時的流程則明顯對不起它59.99美元的3A級定價,更何況這還是一款線性劇情的動作遊戲,讓人沒什麼動力從頭再來一遍。
那個年代沒有QTE都不敢自稱動作遊戲
總的來說這款作品的缺點和優點都十分明顯,既有開創性的畫面效果、對PS3機能的充分運用和展示,也有很多遊戲設計上的硬傷,並且缺乏聯機內容,媒體普遍給予的“不過不失”評價很能說明問題。
遊戲素質還是很過硬的
儘管本作最終取得了約160萬份的好成績,照理說應該很快走上系列化的道路,製作商Ninja Theory的創始人在一次採訪中甚至透露他們已經完成了“天堂之劍”的三部曲規劃,試圖把它打造成一個與“戰神”並駕齊驅的系列,正如索尼之前大張旗鼓宣傳的那樣。
兩張未經證實的2代設定圖
但後來不知因爲什麼該系列的後續開發工作遲遲沒有任何進展,除了幾張來歷不明的所謂2代設定圖以外再也找不到任何消息。手握遊戲版權的SCE本打算另找開放商代勞,但這一嘗試最後無疾而終。誰也不知道Ninja Theory和索尼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一個頗具潛力的動作遊戲品牌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消失在了遊戲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