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蔣世安專欄/孫立人:將領腐敗,實爲主因──挫折年代(二)
沂蒙山區。(新華社資料照片)
國軍在山東戰場的受挫,是在1947年的上半年的魯南、萊蕪及孟良崮三次戰役。指揮將領初爲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嶽,旋以萊蕪戰役失利,於3月3日撤銷徐州綏署,以陸軍總司令部分設徐州及鄭州指揮所,由總司令顧祝同統一指揮。實際是參謀總長陳誠至徐州指揮作戰。
根據共方評估,綜合山東南北兩線國軍兵力,共九十餘團之衆,其能使用於第一線之兵力,亦有六十團以上,且各路齊頭並進,緊緊靠攏,步步爲營,不易各個消滅。
共方爲山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和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1月下旬,兩野戰軍合併爲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粟裕副之。轄第一至第十二縱隊(缺第五縱隊)和特種兵部隊。據國方估計,在魯南的共軍有六十七個團,可以參加作戰的有八萬餘人。
魯南戰役:是國共進入1947年後的第一場大戰。1月2日晚,共軍以七萬餘衆襲擊卞莊、向城(在臨沂西南三十五公里)的國軍整編第二十六師,師長馬勵武(黃埔一期)離開部隊,在嶧縣城內同家眷過年。該師在毫無準備下倉猝應戰。到4日晨,一個旅長受傷,一個旅長陣亡,兩個旅中失去了三個團,差不多去了一半。這兩個旅砲比較多,損失很大。損失之嚴重,蔣自記曰:
自本 (1)月2日起,嶧縣東北之向城附近,第二十六師與第一快速戰車部隊,被共匪六個師包圍、突擊,損失甚大。據報旅長、團長陣亡者三人,戰車部隊雖已突圍脫險,然美國一零五重砲兩營,皆已損失,汽車之數亦大,半年以來勦匪損失,以此爲最大。此乃伯陵(薛嶽)指揮錯誤,對戰車、重砲皆置於最前方突出部,且其時甚久,此無異送精械於匪部,違反戰術原則所致也。
9日,共軍再攻嶧縣,經過一晝夜激戰,11日拂曉,城陷。並俘虜留在城內的第二十六師師長馬勵武。19日,共軍再攻棗莊,國方守軍整編第五十一師和兩個團,也在一日之間被殲,師長周毓英被俘。歷時十八天的魯南戰役,共殲國方兩個整編師,一個快速戰車縱隊,計五萬三千餘人,其中被俘者一萬七千餘人,以及大量武器坦克、汽車、火炮等。打破了國軍會攻臨沂及殲滅華東解放軍的計劃。是役國軍誤用機械化部隊,損失奇重。參謀總長陳誠頗受責備。其實陳誠更是滿腹委曲,他說:
古人說:名不正,言不順。師出有名。我們在前方和團長以上的長官都談過,究竟是打是和?他們都表示懷疑,說後方總說我們好戰,連死了的官兵也不知道爲什麼要打。最近有一件公事,國防部已經呈復行政院,公事是說剿匪傷亡官兵不準褒揚,……現在變爲名不正,言不順。……現在我們前方士氣相當消沉。……還有一點,是前方官兵生活壓迫太厲害了,前方不說沒有錢;即是有了錢,也買不到東西,現在是沒有錢沒有東西。
2月17日,陳自徐州前線回京述稱:中共之魯南根據地臨沂,在2月15日已爲國軍佔領,僅消滅陳毅新六師的一個團,有一軍事教官來投誠,說延安方面知道決戰於他們不利,有電報要他們離開臨沂二百華里(按:一百公里)。國防部則連續發表勝利消息,如臨沂之攻下等等;但共黨宣稱爲自動放棄。蔣則視爲戰略成功,其自記曰:
臨沂已經收復,陳毅率匪向泗水退卻,豫東民權一戰,劉匪伯誠(承)股損失當在三分之一,毫縣亦已收復,此次戰略可說完全成功。
前軍令部長徐永昌認爲:
小的勝利亦必有之,被迫而自動放棄,亦系事實;但斃傷幾萬,恐是胡說。但我經濟紊亂,幾將崩潰,無論軍政,到處貪污,其危險且非軍事所能補救,況軍隊戰鬥力多趨衰弱途徑耶。
萊蕪戰役:國軍爲掃蕩沂蒙山區之共軍,以歐震及李仙洲兩兵團實施南北分進合擊。陳毅乘李兵團南進深入之際,將其主力秘密北移,於2月21日到達萊蕪地區,向李兵團猛攻,國軍北線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令李兵團向北撤退。23日,李部第七十三軍及整編第四十六師經吐絲口轉進時,以通過隘路,疏於警戒,遭遇伏擊,兵團司令李仙洲及軍長韓浚被俘,山東情勢爲之轉急。
是役國軍被殲五萬六千餘人,連同南路和膠濟路沿線作戰,被殲共達七萬多人。蔣自記所感曰:「萊蕪所造成之最大損失,實爲國軍無上之恥辱。」他認爲:
高級將領無識、無量,小勞即矜,小勝即驕,體多病弱,心多自私,精神衰退,勇氣喪失,……紀律蕩然,廉恥道喪,對共匪之梟狡慓悍,對我軍之被俘視爲常事,不僅不以爲恥,而且不以爲意,悲乎!
蔣對參謀總長陳誠之誤判,頗多責難。其自記曰:
臨沂收復以後,辭修(陳誠) 以爲匪已向黃河北岸潰竄,故對勦務一若已完成者,故其自徐州回來請病休假,且時現自足之驕態。不料陳毅主力已向我萊蕪吐絲口一帶進攻,前方佈置未妥,多爲匪在途中襲擊消滅。
萊蕪戰役失敗,濟南亦危,爲此,蔣於2月25日飛臨濟南,召集會議,研討濟南防禦方略,決定放棄膠濟路,據守濟南、濰縣與青島三據點。
孟良崮戰役:掃蕩沂蒙山區共軍的國軍張靈甫整編第七十四師,配以整編第二十五師及第八十三師各一旅,掩護左右兩翼,於5月13日進至坦埠附近地區,華東野戰軍以五個縱隊,於15日完成了對七十四師的合圍,該師乃於14日集結於孟良崮。蔣頗怨陸軍總司令顧祝同指揮之失當。其自記曰:
顧總司令先攻莒縣,不攻沂水,使我進攻坦埠之第七十四師孤立被圍,其指導錯誤,缺乏常識,其愚拙不可恕諒,以致本(14日)晨匪部乘隙全力反攻,使坦埠之役,功敗垂成。
蔣對第七十四師退入孟良崮,初尚深慶得計,認爲「幸該師已於昨日安全撤退,在孟良崮佈置陣地,未爲匪所算,此次匪果被我強制,其不能不與我決戰形勢之下,如我各部隊能把握此唯一戰機,必可予以致命之打擊。」
蔣氏的僥倖樂觀,迅爲事實所粉碎,次日(16)晚,蔣「臨睡前,得七十四師不利情報,憂慮更甚,悲痛之情爲近來所未有也。」
孟良崮爲岩石山地,構築工事困難,水源奇缺,飛機空投的糧彈和水囊,大多落在共軍陣地。共軍爲阻截國方各路援軍,加緊猛攻。到16日下午,全師被殲,師長張靈甫和副師長蔡仁杰陣亡,官兵被俘的有19,676人,連同各路被阻擊的,共有三萬二千多人的傷亡或被俘。是役對國府而言,是極大的挫折,整編七十四師是國軍最精銳部隊的「五大主力」之一,竟被殲滅,影響軍心至巨。
以上魯南各戰役,據國防部長白崇禧4月26日言:已損失十五個師,數百門炮。5月15日,孫立人說:山東之損失達十九個師,士氣之衰頹,將領之腐敗,實爲主因。
上述損失,尚不包括孟良崮戰役的損失在內。(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