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疏忽粗魯,毫不研究匪情──崩潰年代之2(蔣世安)

胡宗南(右)曾是老蔣心腹,圖爲胡宗南在王曲任黃埔第7分校校長時與蔣合影。(臺灣商務提供)

中共原先估計5年內打倒國民黨,是根據1946年和1947年兩年的作戰經驗。這兩年計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89個旅,爲數270餘萬人(包括非正規軍)。而共方則由兩年前120餘萬人發展到當時的280萬人。故估計今後3年可以殲敵700萬人左右,而共方可達擴展到500萬人之目的。這樣不但能打倒國民黨,且可統治全中國。但在1948年9月、10月攻下濟南和錦州之後,毛澤東即估計國民黨不可能再動員300萬人。大約再以1年左右的時間,再殲敵100個師左右,即可達成目的了。

據國防部次長秦德純稱:去年(1947)1年被共軍所毀之國軍計187團,被俘團長以上軍官148人,陣亡團長以上50餘人。

至於國民黨方面的軍事情況,繼去年(1947)連續挫敗之後,今年更爲險惡。東北方面,據共方資料,謂自去年12月中發動冬季攻勢以來,到今年3月中結束,歷時3個月,殲滅國軍8個師,並有1個師的投共,計15萬6千餘人,攻佔城市18座,壓縮國軍於長春、瀋陽、錦州3個孤立地區。

蔣多疑亂陣腳

在東北共軍發動冬季攻擊之初,參謀總長兼東北行轅主任陳誠於1月7日致蔣的電報說:「我軍目前能使用之兵力,不足4個軍(約8個師),故本會戰之情勢,甚爲險惡。」次日,蔣又接王叔銘及陳誠電,知情勢危急。自記曰:

接叔銘電稱,昨(7)日瀋陽前方失利,情勢危急,餘(蔣)得此始以爲不至如此危急;及接辭修(陳誠)電,乃知公主屯附近兩師已被匪消滅,情勢果甚危迫也。

9日,陳又電蔣:「瀋陽之危尚未解除,準備困守。」爲此,蔣於1月10日飛臨瀋陽,並召華北勦匪總司令傅作義至沈會商,與談增援東北事,傅反而要求增加華北兵力,殊出蔣之意外,察覺傅之態度「適與前相反」。蔣無奈曰:「何耶」?其實華北亦危,傅之要求增兵華北,非無故也。蔣氏多疑,似乎亂了陣腳。

蔣自沈回京後,認爲「辭修因病而發生心理變態,更爲可慮」。決定設立東北勦匪總部,以衛立煌爲總司令,接替陳誠,「或可轉危爲安也」。

陳去衛接,東北更是無可救藥矣。王世傑2月9日記曰:「東北軍事日趨艱危,陳辭修(誠)以病解除其指揮之職返京,衛立煌往代。易將之事,在此艱危情形下舉行,軍隊又頗覆雜,前途極可慮。」

衛接任後,以糧彈兩缺,情勢嚴重,參謀總長陳誠據衛之報告,上蔣簽呈,謂因運輸機缺乏,對東北補給困難,擬先謀打通新民至錦州間鐵路交通。蔣則決心將東北國軍主力撤至錦州集中,以保存此僅有之兵力。即手書衛立煌及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指示撤退要領,並將手書交國防部羅澤闓廳長帶往瀋陽實施。

國軍陷入孤危

此一撤退計劃,不失爲集中兵力,鞏固錦州,屏障華北之善策,其後錦州不保,瀋陽、平津皆失,益證錦州鞏固之重要。但衛以瀋陽以南已經解凍,爲濫泥季節,道路田野,均沒膝難行,大軍行動困難異常,撤退計劃難以實施。蔣即召見國防部次長林蔚等商討空運撤退問題,仍有困難,決定固守。而林彪之東北民主聯軍不因「解凍」問題而進攻不已。至3月中,國軍在東北地區之長春、瀋陽、錦州,乃益陷於孤危中矣。

與此同時,西北戰局亦危,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於3月1日電陳:

彭匪德懷率其1、2、3、4、6縱隊,並會同賀龍、王鍔各一部,共約15個旅(實際爲11個旅),於醜梗(2月23日)圍攻宜川,因於感(27日)起,與我劉戡軍於宜川以西會戰以還,戰況激烈空前,我匪傷亡均極慘重,刻我軍已陷入極度苦戰中。

蔣接電自記曰:「審閱戰報,得悉宜川形勢不利,我增援主力又被匪攔阻,損失頗重爲慮。此戰如果失敗,則陜西與西北局勢皆危矣。」

是日,宜川陷,第29軍軍長劉戡、第90師師長嚴明皆殉。蔣記曰:「這一損失,全陜主力幾乎損失1/3以上,維持關中與延安據點,已甚爲困難。」

是役共軍以11個旅7萬人,包圍殲滅胡軍精銳部隊5個旅(缺1個團),2個師部,1個軍部,共2萬8千人。爲中共西北戰場第一大捷。經此戰役後,共軍向渭北、隴南進軍之門戶,業已洞開。

蔣頗埋怨胡宗南「疏忽粗魯,毫不研究匪情,重蹈覆轍,殊爲痛心。」其實胡之親信機要熊向暉乃潛伏共諜。胡之一舉一動,共方瞭如指掌也。

4月21日,國軍撤出延安。胡則「撤職留任」,旋即撤銷之,蔣又埋怨胡曰:

審閱戰報,始知延安我軍今晨(21日)已全部向洛川撤退。在此國大期間,宗南擅撤政略要點,可嘆無知已極!但令其縮回延安,已不可能,故只有聽之。

(未完待續,蔣世安專欄每週四刊出)

史話專欄歡迎書摘合作與歷史相關文章、照片投稿,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