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短線修正 佈局好股搶先機

近日股市修正,主要反映股價漲多。短期情緒消化後,市場還是會沿着企業獲利這些基本面核心邏輯走,投資人此時應該開始留意優質好股的佈局機會

過去一年以來,全球央行紛紛降息,釋出大量流動性,市場預期走的太快,但實體經濟跟基本面遠遠落後於資產價格,也就是股票走的速度太過超前了。

疫情最低點的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海內外法人重倉的科技互聯網消費醫藥等板塊,漲幅驚人,本益比不斷突破歷史上限。在這種狀況下,只要消息面有風吹草動,股市就容易出現大波動

春節前,陸港股已經因爲中國人民銀行逆回購節奏的變化,投資人預期貨幣政策將轉向緊平衡,故領先全球率先調整。春節後又碰到香港財政司宣佈將調升港股印花稅,引發港股大跌。

A股在2007年也曾有類似事件中國財政部當年5月底突然宣佈上調印花稅從0.1%至0.3%,上證指數短短五個交易日重挫15%。後來一路反彈至當年10月,寫下6,124點的歷史高點。直到2008年因應金融風暴救市,再把印花稅大幅調降至0.1%,並修正爲只向賣方徵收。

跟A股對比,港股印花稅買賣雙方均要課,且調升後的稅率亦高於A股,使得港股出現失望性賣壓。但近期調整有部分原因也是美國10年公債利率上升過快,主要是最近全球原物料及油價上揚,通膨跟着攀升,市場預期市場利率走揚,使得全球不管美股、歐股、亞股,2021年2月下旬以來都是回調,並非只有港股獨憔悴。

若我們用現金股利折現模型來看,無風險利率若上升,股票估值就會下降,實際面來說就是企業未來借貸成本會提高,如果企業沒能創造更強的成長率,企業估值就會低於原先預期。

所以最近回檔是殺估值,並不是經濟或企業基本面出問題。決定市場走勢關鍵力量還是基本面,資金面是次要因素。短期情緒面消化後,市場還是會沿着它的核心邏輯走,也就是企業營收及獲利增長動能這些基本面因素。

只要企業獲利增長趨勢向上,那麼就算本益比下修,企業價值還是會持續增加。

舉例來說,某檔個股EPS(每股盈餘)10元,平均本益比20倍,估值就是200元,市場過熱時本益比可能會跑到25倍,股價衝到250元。

如果此公司辦法連續三年保持每年平均15%的獲利增長,那麼三年後EPS將超過15元,就算本益比下修至18倍,估值依然超過270元。

這說明了股價很容易受到情緒或資金面而波動,但企業核心競爭力纔是創造價值的關鍵。重點是投資人有沒有足夠的眼光,投資未來幾年真正具備增長潛力的優質企業。

通常有競爭力、具產業龍頭地位的好公司,獲利成長及估值一定高於產業平均,所以放長看都很有吸引力

2020年股市一路不回頭的上漲節奏基本上告一段落,2021年震盪波動幅度一定會加大。雖然先前漲多的消費、科技、醫藥等成長股大幅回調,但伴隨全球疫苗施打率增加,消費及就業將逐步迴歸正常,經濟復甦態勢明確,很多好公司業績展望都相當亮眼,不管是成長股或價值股,關鍵是尋找估值跟業績匹配的好公司,利用短線震盪的機會,佈局優質好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