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專家:政改必須「摸石頭過河」
中共十八大臨近,政治體制改革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投書媒體指出,中國啓動政改要「摸着石頭過河」,從實際出發,雖缺乏詩意,「但這實在是沒辦法的事」。
《環球時報》31日刊登房寧署名文章說,關於政改,大陸學術界、輿論界一直以來有一種議論,認爲中國的政治建設以及政改需要有理論指導,需要有「路線圖」和「時間表」,需要進行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以求「突破」。
房寧認爲,這些議論和看法本意和初衷是好的,但它們大多屬於似是而非的外行話。「政治建設、政改關乎大衆甚至可說是涉及每個人,大家自然可以七嘴八舌、議論紛紛。但政治建設、政改又是件大事、難事,絕非如一些人『一語道破』的那般輕鬆簡單。」
他指出,中國在30多年的政改的實踐中進行了大量探索,獲取了豐富經驗,也形成了自己的方法,其中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是「摸着石頭過河」。「摸着石頭過河」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爲3條經驗與做法。
一是「問題推動」。政改既然無先例可循,又難於做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從現實中的問題出發,靠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而積小勝爲大勝,可以減少因主觀認識的侷限和判斷失誤帶來的風險。
二是「經過試點」。試點是用實踐檢驗政策和理論,試點可以給人們糾正錯誤的機會。歷史經驗表明,政治體制改革最忌「一攬子」方案,一旦失誤滿盤皆輸,連糾正的機會都沒有。
三是「統籌兼顧」。政治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政改忌諱「單打一」,政改局部的成功未必具有多大的價值。實踐表明,有些改革在某一方面帶來的效益,但卻在其他領域引發新問題,正所謂「按下葫蘆浮起瓢」。因此,政治體制改革重在評估其整體的效應。
房寧說,政改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福祉,來不得半點閃失,容不得半點浮躁,更不能不懂裝懂、指手畫腳。「摸着石頭過河」意在強調從實際出發、實踐第一,雖然缺乏詩意,是句大實話,但這實在是沒辦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