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自我風格 個人品牌時代來臨

少女凱倫透過文字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優勢。(圖/林軒朗攝)

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信任能夠連帶引發購買商品的動機,如果將品牌的策略轉移至個人身上,何種特質能對大衆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個人品牌「少女凱倫」創辦人凱倫的答案是「專業度」。近年來,青年的創業型態零工經濟、斜槓接案,再到個人品牌經營,路線不斷改變與修正,一如凱倫對自己抽絲剝繭,在逐漸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把專長強化成專業,提供時下新創者一條打造個人品牌的參考方向。

凱倫將探索自我優勢的心得集結成書,引導許多人藉由反思自我,找出更多人生可能性。(圖/林軒朗攝)

凱倫將探索自我優勢的心得集結成書,引導許多人藉由反思自我,找出更多人生的可能性。(圖/少女凱倫提供)

從檢視自己的優勢出發

「對我來說,個人品牌的核心本質,是追尋自己喜歡的事情,並在過程中更認識自己,強化個人品牌的定位和特色。」凱倫在求學時期,就清楚訂下未來目標⸺成爲電視新聞記者,但人生航程不是揚帆後就能一帆風順,凱倫在社會新鮮人時期,從社羣小編、約聘記者,到公關操作、統計軟體應用,什麼都做、什麼都學,在不同工作與兼職中輪迴,甚至在25 歲後仍當着工讀生,只爲了等待轉職成爲記者的機會,「我一度覺得我的能力被侷限了,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因爲這份不甘心,凱倫開始尋找走出以零工維生的出口,她重新檢視自身的工作專長,「我發現能夠快速書寫的『寫作力』是我的優點,這多虧了寫網路新聞的經驗,一天10 篇稿子的壓力使我迅速成長。」於是她試着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提供一篇又一篇職場菜鳥觀察,成功在年輕族羣比例高的Dcard 產生迴響

透過在Dcard 的成功經驗,凱倫發現多元化的網路平臺,像是Facebook 粉絲團、Instagram、各大論壇,甚至是自己架網站,都能借由嘗試書寫以轉換跑道,並且透過網路無邊際的擴散特性,進而發展出個人品牌雛形,「以我的經驗來說,因爲不再受限於爲僱主而寫的制式模樣,因此擁有調整寫作風格的彈性,也更能取得網友共鳴。」

強化個人專長並積極「被看見」

爲了讓個人品牌特色更廣爲人知,凱倫藉由閱讀充實自己,強化個人「寫作力」,以書寫出更好的文章。接案性質的工作,使她有機會不斷於城市中移動,只要路過書店,都會鑽入其中吸取書本里的智慧,「像是在永康街一帶、誠品中山地下書街等,隨時都能找到有興趣的書籍,讓自己保持在充電狀態。」

除了讓自己產出的文章具有高品質,她也深知要「被看見」才能脫穎而出,於是她選擇從喜歡的閱讀出發,發起線上社羣活動,像是跨界讀書會,聚焦在自己感興趣的職場規畫、自我成長、習慣養成、心理學等書籍討論,並透過定期活動,積極串聯參與讀書會的成員,以及邀約喜歡的作者前來演講,讓凱倫在正職工作之外,也逐步摸索出文案書寫和讀書會創辦人的個人品牌特色。

從斜槓接案到建立個人品牌,凱倫認爲須具有「備受肯定的專業」,才能稱作品牌。她建議用她自創的「WPV」理論找出自己的專業,「當我能做好某件事(well)、我對它具有相當熱忱(passion)、並能從中找到自我價值(value),此三者交織的共同點便是個人的天職。」WPV理論可應用的範圍廣泛,以目前盛行的YouTuber而言,不論遊戲、美妝、旅遊、產品評測等類型,都是將個人興趣、專長髮揮到最大值,進而轉化成專業,並且透過觀衆訂閱數反映大衆給予的肯定。

凱倫在各大校園與企業演講分享「WPV」理論,鼓勵創業者找出專業與競爭力。(圖/林軒朗攝)

城市的多元造就個人品牌

凱倫近期正式將「少女凱倫」登記爲公司行號,並且將原本的線上讀書會開拓至線下,透過面對面的方式,建立信任感、串接資源與人脈,她提到,「對於創業者來說,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並且交換即時的回饋,這樣的連結感相當重要。」臺北擁有許多共享空間,例如共同辦公室、短租場地,甚至是企業免費外借的空間,都能提供讓創業者逐步建立品牌人脈的實體場域。此外,她特別提到,由於出版媒體業多分佈在臺北,更有助於藝文產業在此創業成功,「滿推薦天下、遠見等出版社在臺北開設的複合型咖啡廳,可以邊品飲、邊翻閱各出版社的年度經典書籍,觀察社會趨勢,而透過這些空間舉辦講座、集會、與廠商洽談合作,也能提升自我品牌在社會上的公信力。」

臺北創建個人品牌的風氣,相對亞洲鄰國旺盛許多,或多或少跟自由的民風有關,像是同志的個人品牌發展,在臺北就比較容易被接受。凱倫並指出,韓國、日本新鮮人的整體就業趨勢,多以搶進大企業爲目標,而臺北的就業風氣則偏向發展個人特色,將技能觸角伸向多元的領域。

凱倫回顧自身個人品牌發展的歷程,她認爲最大的收穫,在於專注經營個人品牌的同時,從而認知自己是誰,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踏實與明確,「拿回人生主導權便是個人品牌的意義。」在臺北包容多元文化的風氣之下,不僅能更明確地開拓未來事業的自我特色,也能爲個人品牌注入良好的發展能量。

臺北有許多複合式的藝文空間,提供個人品牌創作者舉辦活動、演講或觀察社會趨勢的場域。(圖/93巷人文空間提供)

本文作者:林鬱姍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2月號637期》)

《臺北畫刊2月號6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