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日誌#499––我也說不上那裡不對勁 ─ 漫談消費者行爲!
文/kc
一位臉書友人十分好學,日前在他的塗鴉牆上貼出這麼一段發人深省的文章,討論着消費者的「購買循環」,書中敘述所謂的購買循環分爲「認知」、「調查」、「比較」和「購買」四個階段。而書中斬釘截鐵的說,在前三個階段,消費者還不準備購買。
以前我當學生時,老師在課堂上講的,以及書本上印的,我都一律點頭如搗蒜,那敢有半點懷疑。但現在再看這購買的四大循環,從生活上驗證,似乎是很有道理,但也很沒道理,因爲我的經驗告訴我,這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書本傳授的是死的知識,只要是「被研究」出來的知識,就是死知識。這裡,我沒有絲毫貶抑的味道,這只是個相對名詞,相對那些沒有被人研究、也還沒有個定論的「生活知識」,因爲就我所知,我老婆的消費行爲就完全不適用於上述的「購買循環」。她可以從第一階段,直接跳到第四階段。
但一般人呢?在認知到某項需求時,他會先去學習產品的相關知識(認知階段),再來則是尋找需要的資訊(調查階段);此時,他會自動忽略寫着「立即購買」的廣告和頁面。到了「比較階段」他會上網谷歌,用網路比價、比品質、比口碑,等到心中有譜之後,步入店頭看實品,再一次比價、比品質、比口碑。(我老婆,或者說許多女性朋友,會省略這一階段…^^)
購買階段,他會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產品、(造型、功能)以及這個產品的價格,他不會留心不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最後尋找他覺得可信任的廠商購買產品。這點又不符合我老婆的購買模式,因爲不管在那一階段,她都會隨時改變主意,買了許多她原本沒打算要買的東西,尤其是去逛大潤發或好市多的時候,結帳時從購物車中拿出來的東西,跟出門前擬好的購物消單,是二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