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SCI論文牟利數百萬是否違法?背後反映出哪些問題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在網上公開售賣SCI論文已十年,先後賣出了100多篇SCI稿件,發表於國內學術期刊,牟利數百萬,買家多爲高校師生記者調查發現,在電商平臺上以賣學習資料之名,行論文撰寫買賣之實的商家不在少數。論文買賣是否違法?背後反映出了哪些問題

近日,有媒體報道一博士生十年售賣SCI論文百餘篇,牟利數百萬,引發關注。記者調查發現,在淘寶平臺搜索SCI論文寫作,映入眼簾的是各種“SCI論文寫作技巧書目價格在20元到50元不等,偶爾會有100元到300元不等的商品,這些商品會隱晦地提到提供“SCI等論文撰寫服務”。如果諮詢客服,他們會讓顧客添加微信進行私聊,稱這樣就永不失聯

店鋪會隱晦表達提供撰寫服務,圖片上的黑色字體似乎是暗號,其它提供撰寫服務的店鋪也有相同標記

客服要求顧客提供相關信息然後報價,記者提供的這篇普通論文,撰寫價格爲4000元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中國之聲記者,根據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爲辦法》,這種替別人寫論文並且在平臺進行售賣是典型的違法違規行爲。

朱巍:像這種比如說篡改別人的研究成果的,再比如說,明確就講買賣論文的由他人去寫的,或者是替別人去寫論文發表的,這幾種情況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爲。如果涉及到一個學術不端的行爲認定,認定完以後,每個學校都有關於學術不端的處理方式,如果是老師的話,你肯定科研成果就不算了。最近幾年也出了很多因爲論文發表問題被查出來學術不端,最後被取消教授、副教授、博士畢業資格的等等都有。

朱巍稱,這種商家十分隱蔽,平臺監管起來也存在難度,但如果有用戶主動舉報或者公開報道曝光,平臺就應該擔負起相應的責任,及時處理類似店鋪。

朱巍:平臺經營者他是不好監管的,因爲他沒有辦法判斷這裡面到底是不是賣書的,但結果到真正的交談,真正談到核心問題的時候,是跳轉到這種即時聊天工具上。但是像這種事情已經曝光了,而且以前有媒體爆出來的,那麼平臺就應當知道,所以一旦知道了、發現了或者有人舉報了,那麼平臺就要承擔把店鋪給關掉或屏蔽這樣的責任了。

記者隨後聯繫了阿里巴巴的工作人員,對相應內容進行了舉報,發稿前,記者再次點開諮詢過的商家店鋪查看時,頁面提示“店鋪不存在或者店鋪已關閉”。對此,阿里巴巴公衆與客戶溝通部工作人員曹頡稱,平臺對這種提供違法違規服務的店鋪發現一例處理一例,嚴厲打擊。

記者舉報後,發稿前該店鋪已經被關閉

曹頡:一直以來平臺嚴禁商家提供代寫論文服務。對於此類違規行爲,平臺發現一例處理一例。在實際管控中,我們發現有商家通過變異詞、引導到社交軟件交易等方式規避平臺管控。我們鼓勵消費者發現此類現象時,積極向平臺舉報。

對於目前論文甚至SCI論文買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現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認爲,買賣論文背後反映了目前國內高等教育評價標準和體系存在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問題,“唯SCI”的傾向,是不健康的。

樊秀娣:教育科研學術成果並非僅限於SCI論文,但是因爲SCI論文就是看上去高大上,而且又可以數數量。那麼這樣非常簡潔的或者是很清晰的這種定量數據,往往就成爲了行政管理的抓手,也是他們的政績,很少有人會真正去關注SCI論文的實際質量,這也就爲SCI論文買賣提供了可能,形成了市場

樊秀娣說,買賣SCI論文目前獲得的收益和承擔的風險是不成正比的,一些師生髮表SCI論文往往是和一個學術團體的利益綁定在一起,學校方面一般不會主動去調查覈查,除非被媒體曝光。

樊秀娣:SCI論文它實際上可以獲得很高的收益。因爲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學者個人他憑藉着SCI論文,他可以在這種人才帽子評選、職稱評選,還有科研評價,人才引進,還有課題績效等等,特別的重要。那麼同時學術單位在這種學科評估學校排名,還有就是國家資源配置等方面也有很多好處。另一個方面,SCI論文買賣或者我們講造假,那麼被國內同行發現的可能性其實是相當低的,它的風險要遠遠小於學者在國內學術期刊中文的這種論文造假。如果造假的SCI論文收益很高,但是風險很低,所以買賣SCI論文就有很大的市場,現有的學術評價與管理的導向或者是體制機制,實際上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樊秀娣建議要重視基層學術共同體對學者的教學和科研的評價,破除唯論文的學術評價標準,同時要嚴懲SCI論文買賣行爲,尤其是學術機構相關領導要擔負起主要的管理責任。

樊秀娣: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學術組織內部出現SCI論文買賣的這種問題,這就說明學術組織在學術評價與管理的制度、方法方面都可能存在問題。對論文的評價也要注重論文的實際內容和貢獻,要堅決杜絕簡單的把SCI論文當做優質成果,或者是當做政績這樣的現象,這種非常低劣的買來的SCI論文其實毫無意義,它自然就會失去買賣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