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軟件園:散落天河的星

文/張娟

在飛機上俯瞰夜色中的廣州,龐大,流光溢彩。城市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着光,散發出它們存在的信號。而無需太多尋覓,便能在一片夜色和華燈之中發現一個特別的區域,那裡高樓林立,霓虹閃亮,一副城市中心的派頭。那就是廣州天河區。

天河區成立23年,經歷了由郊區城區,再到中心城區的鉅變。上世紀90年代,隨着廣州政府東擴的決心,天河區成爲廣州發展最快的新區,幾乎在一瞬間從農田菜地變成繁華的商業鬧市。

軟件園:人隨園隱於市

天河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爲廣州的CBD。在如今的天河區,有一些不那麼顯眼的“園”,分佈在天河區139平方公里的轄區內。其中,18個位於市區,另一個新建區位於稍偏僻的高塘。它們,就是廣州天河軟件園,分散在天河區,猶如分佈在天河之中的星星。

天河軟件園是國家軟件產業基地之一,也是國家網絡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是華南地區軟件企業最密集的地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軟件產業園區之一,故有“北有中關村,南有天河軟件園”之說。2007年,天河軟件園企業總收入316億元,純軟件收入爲179億元,佔到近六成。

相對來說,天河軟件園顯得過於“星羅棋佈”。園區如此分散,這種情況在全國來講都是很少見的。改革開放至今,以“工業園模式”遍佈全中國的各種開發區、工業園,都是由各地政府大力推動,專門劃出面積不小的一整塊地來發展。在成都,你要去成都高新區,或者在蘇州,你要去蘇州工業園,出租車司機應該都不會迷惑。但在廣州,你要是隻說去天河軟件園,司機一定不知道該把你送到19個園區中的哪一個。

全國其他城市裡,在開發區、工業園工作的人們都被貼上了“工業園”標籤,每天在市區和郊區之間來回穿梭做鐘擺式運動,大量的時間精力花費在路途中,奔波勞碌,卻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中。

而在廣州,天河軟件園卻沒有這樣的概念。若是沒有留意懸掛在各個高樓上的牌匾,它們和普通的寫字樓辦公樓沒有任何區別,普普通通,成爲一種常態。在園區工作的5萬餘人,大多選擇住在離公司不遠的地方。他們完全和城市融爲一體,分散在新建高檔住宅小區、舊式生活區甚至是城中村的民房裡。他們成爲街坊,成爲鄰居,成爲隨處可見的人。在這裡,他們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張雯是天河軟件園科韻園區裡一家軟件公司的員工。她幾年前就在這裡工作,雖然那時這裡不如現在這樣繁華,但生活也十分方便。她就住在附近的小區,走路上班差不多10分鐘。附近有幾條小街道,也都遍佈了快餐店、藥店、銀行、美容美髮店服裝店甚至洗腳城,在一條街道上就能享受一條龍服務。這一點,在全國任何工業園裡可能都找不到。

張雯說她很喜歡這裡,住在公司附近,上班方便,“也很有生活氣息,有時很晚還會在附近吃宵夜,有很多鋪子都是通宵營業。閒時還可以去旁邊的天河公園散步、健身。”

在科韻園區的“交通要道”——一條穿過小區的捷徑上,有一家便利店。店主是個50多歲的老人,講着難懂的普通話。他說他的店開了十多年。他的生意十分興隆,問他店裡一天大概有多少客人時,老人只是驕傲卻樸實地說:“多少人?好多好多,那怎麼數得清!”

軟件園中,科貿園區、科韻園區和高唐新建區是三個核心園區,大多數園區其實都只是一座大樓,其中以五山街附近的園區最爲集中,包括科貿園區、高科園區、金山園區及華工園區等都坐落於此。這些地方周圍都遍佈其他寫字樓,幾乎看不出任何區別。

一脈相承的靈活創新

靈活,這是天河軟件園的特色,也是廣州的特色。

鴉片戰爭後,廣州作爲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受到當時世界上最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的影響。所以,和北方大多數城市以國企爲主體的模式不同,廣州的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異常活躍。根據廣州市政府的信息,廣州有近三分之一的GDP出自於民營經濟,在某些領域成爲“主力軍”,民營經濟在城市經濟中,與國有經濟、外資經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廣州,中小企業很多,經營者也更加務實和創新,具有很強的服務意識,使企業經營更加靈活和容易轉型,以便適應快速變化的經濟形勢。同時,遠離政治中心也使得廣州人一門心思賺錢,發展經濟。

天河軟件園和廣州這一精神一脈相承,軟件園出現19個園區也是政府靈活發展的結果。天河軟件園是由天河區委區政府主管和主導,軟件園成立初期,如果要開闢很大一塊場地,只能到郊區,這對於一個剛剛成立的沒有很大政府政策支持的軟件園來說,難度比較大,而招商引資也將遇到不便。不管是什麼原因,天河軟件園靈活地發展了18個園區。

天河軟件園利用廣州市區的一些辦公樓進行招商引資,劃定“政策線”,對入駐企業予以認定。在天河軟件園建園之時,管委會所擁有的權利及能夠調動的資源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利用這種靈活和創新的方式,軟件園在市區發展了18個園區,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當然,園區過於分散也不利於軟件園統一管理,在政策優惠執行上,也會由於分散造成一些障礙。天河軟件園管委會也看到這一點,沒有滿足於和繼續在鬧市區發展,而新申請了規劃面積12.25平方公里的高唐新建區,新區面積佔軟件園總面積的98%以上。

天河軟件園管委會副主任謝秋興在採訪中回憶,當年向發改委和信產部申報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時遇到了尷尬,部委領導來天河軟件園來考察以後,認爲“天河軟件園連個園區都沒有,怎麼能申請?”在他們看來,必須要劃出一大塊地,建一大批樓,才能算像樣的軟件園。藉此機會,也有此需求,高唐新建區誕生了。

未來新星

高唐新建區是天河軟件園唯一偏遠一點的園區,從2003年開始動工。位於火爐山東側,自然環境還算不錯。據目前的瞭解,該園區到目前爲止建成了5棟大樓,入駐企業65家。其他如中國移動南方基地和中國電信數據中心都在建設中。

在打車去高唐新建區時,出租車司機居然完全不知道在哪。管委會就被安排在在一期建設的一棟樓中。管委會對面是廢棄了的“香滿樓牧場”。牧場建於1985年,看守牧場的大叔說,這裡原先有很多牛羊在放牧,現在已經荒廢,園內有些大型犬在看守。目前裡面有一個公司在做物流。

一大片荒地,讓軟件園高唐新建區幾棟大樓顯得有些孤單。園區管委會坦陳,目前的開發工作進行的不是很順利,涉及到拆遷問題,暫時還沒有解決。

拆遷問題似乎是高唐新區的一塊心病,不僅園區的二期徵地工作不順利,中國移動南方基地負責人朱碣山也透露,原本應該一次建好的基地,由於涉及到村民拆遷、高壓線移動等問題,也只得分兩期來建。朱碣山說:“僅僅遷移高壓電線就需要3億元!”南方基地是中國移動去年開始興建的研發和數據中心,建成後將成爲中移動最大的研發基地,計劃於明年將一期投入使用。

新建區建設工作相對緩慢,這也導致目前園區內配套很不完善。

不像在其他18個園區工作的人們,這裡的人上下班得要坐長時間的公交車,也僅僅只有中國移動在內的爲數不多的公司會提供班車。雖然園區裡工作的人覺得現在交通、吃飯等方面很不方便,但也都表示了理解。“發展得一步一步來,以前科韻園區也算偏僻,現在就發展得很好。高唐區以後也會很好的。”最早入駐進來的品高軟件總經理黃海說。

園區管委會方面盡力規劃和協調。園區已經在附近引進了日本航空酒店,而且供園區內企業員工入駐的公寓也已部分建成。管委會副主任謝秋興的目標,是要把這個新區建成一個軟件社區,衣食住行能全部解決掉。

確實,如今的科韻園區在10年前也同樣荒涼。我曾經問一位出租車司機:“你覺得廣州治安差嗎?開出租車會不會比較危險?”“現在治安已經很好了。早幾年,過了員村橫路往東,都不敢去。”司機回答。他並沒有表現出抱怨。作爲一個來廣州尋找機會的外地人,他懂得包容廣州,也正如廣州這座城市包容像他這樣成千上萬從湖南、四川等地涌來的外鄉人。在天河,外地人占人口總數的一半。

小到高唐,大到天河區,都是如此。天河區在20年前也還是農田菜地,一轉眼就變成了廣州的中心。變化很快,也是必然。相信今天略有些荒涼的天河軟件園高唐新建區,再經過一段時間發展,也會成爲天河中的一顆新星。

宋代豪放派大詞人蘇東坡曾寫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政治生涯的失意使這位文豪偏安於廣東,學陶淵明歸隱避世,讚美嶺南讚美荔枝。今天,廣州如此開放創新朝氣蓬勃,假使東坡先生如今在世,甘願留守嶺南並且不吝讚美之詞的,一定不僅僅是荔枝。(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