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推測,我們的讀者不關心《黑神話》?
在刻板印象和固化思維裡,
男女雙方其實都是受害者。
《黑神話:悟空》是男生們玩的遊戲,秋天第一杯奶茶是女士特供的溫暖?中文本不像一些拉丁語系那樣分陰陽詞性,但爲什麼越來越多的詞彙彷彿自帶性別標籤?就像脫口 秀演員小鹿的段子:婚禮爲什麼被默認爲女孩子理想,男人不可以在奧特曼伴郎的簇擁中腳踩AJ、手持光劍決戰情敵嗎?
8月20日,《黑神話:悟空》山呼海嘯般“血洗”朋友圈。這個說高呼去請假,那個聲稱要翹班,都要第一時間體驗這款暌違四年的國產遊戲大作。眼看黑神話在熱搜上居高不下,我們約稿的作者卻說:根據賬號以往的數據,你們的讀者並不關心這個遊戲。
確實,我們的女性編輯對黑神話的出圈僅限於知道:這是那些男的愛玩的東西吧。她們不玩“類魂”,可是她們喝奶茶。所以很快驚呼:原來瑞幸最新聯名的就是 它!全國周邊秒售罄的成績,足見這次跨界合作背後快消品商家對潮流IP的眼光,但一句“證明了男性羣體消費實力”又惹下了諸多麻煩。黑神話的主力受衆是男性玩家、奶茶的消費羣體裡女性居多,這本來是個沒有褒貶義的事實,而破圈和聯名是兩者打破桎梏拓展市場的好機會。明明都是好事,爲什麼又嗅出了性別對立的矛頭?
中文本是沒有陰陽詞性的,但現在語境裡,越來越多的詞彙彷彿自帶了性別標籤。是誰在規定男性玩黑神話,女性喝秋一奶?男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女人應該有什麼愛好,這與其說是規定,是偏見,更應該看作是一種教化。
在我們漫長的社會進程中一度爲兩性做出了明確的社會分工。所以有古語說“男耕女織”、“郎才女貌”。無論這種分工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刻板,但不能否認,我們漫長的封建社會建立了強大的帝國,留下過璀璨的文明,性別分工曾經促進生產效率,方便統治管理。而現今,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兩性開始重新思考分工與合作,我們提倡男女擁有平等的就業機會,同工同酬。只是長期的教化導致觀念的固化,它總是要慢一步才能跟上時代的節奏。
奧運會裡,男女運動員同樣參與高強度的競技比賽,用力量、韌性和拼搏精神爲國家爭取榮譽。但多少人這邊爲金牌喝彩,那頭生活裡還是會說“男孩就是好動,喜歡機器人和玩具槍,不應該織毛衣;女孩天生文靜,愛粉紅的裙子和麗莎公主,爬樹上房成何體統……”
我 們不可能一朝一夕就顛覆傳統,只能逐步證明,男人也可以這樣,女子也可以那樣。但是在觀念交鋒中,詆譭對方似乎總比證明自己簡單,於是不管不顧、惡從口出:明明男性被要求陽剛,卻成了“野蠻、粗略、沒有審美”,女性被塑造賢淑,卻成了“喜歡感情用事、見識短”。當我們一不小心從爭取性別平等誤入性別對立的歧途時,往往都是因爲,忽略了在刻板印象和固化思維裡,男女雙方,其實都是受害者。
所以讓我們回來說一下《黑神話:悟空》。
四年前的8月20日,這個遊戲發佈了第一個實機演示視頻,因流暢的動作設計、卓越的美術表現,在互聯網上震驚國內外玩家。我們高呼終於迎來了自己的3A(高質量、高體量、高成本單機遊戲),而一些外國人則始終不相信中國團隊具備如此尖端的開發水平,聲稱這是一個用CG冒充實機的 騙局。此後遊戲的完整版遲遲沒有上線,圍繞黑神話的“黑閒話”也越多,有人乾脆說主創賺到第一桶金已經放棄遊 戲開發而轉去搞金融生意。
好在四年後的8月20這款國產大作終於登場。尤其令人欣慰的是,這不是一次雷聲大雨點小的空歡喜、不是一場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騙局。發售當天各平臺總銷量超過450萬份,總銷售額超過15億元成績,足以讓國人揚眉吐氣。
作爲一款操作難度較高的“類魂”遊戲,它或許更多是服務核心玩家的,而如果按照“遊戲是第八藝術”的角度,《黑神話:悟空》的品質足以讓所有人欣賞。題材上它是屬於《西遊記》這個中華大IP的延伸,題材上它是屬於《西遊記》這個中華大IP的延伸,以一個和孫悟空九成高仿的花果山後代爲視角,重走取經路,是個討巧的新瓶裝老酒。而黑神話以一個和孫悟空九成高仿的花果山後代爲視角,重走取經路,是個討巧的新瓶裝老酒。尤其劇本層面對原作的細節精心考究,合理創作出一些故事背後的延伸,可以說是把隔夜飯炒出了不俗的香味。視覺本就是黑神話四年前出圈的利器,成品也絲毫不打折扣:酣暢淋漓的武打設計、氣勢恢宏的鏡頭調度,以及魄力與魅力兼具的反派妖怪設計,都讓觀者在跟隨視角下充分體驗了一把齊天大聖的蕩氣迴腸。這份英雄主義的還原,就是對美猴王IP最精髓的繼承。
臺詞方面言語簡意賅又古韻古香,或暗釦玄機,或禪意悠遠。有玩家表示,終於這一次遊戲的默認語言是中文,只是可惜了字裡行間龐大的信息量外國玩家理解不了(當然也有人說,管他呢,人家出大作的時候也不在乎咱們 呀)。更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整個作品在國風的處理上,可以說達到國產遊戲乃至整個動漫產業裡頭部的高度,風骨俱全,一種不媚俗也不窠臼的中式美。其中真實取景的山川、寺廟、飄逸的雲霧渲染,以及斷頭菩薩一曲陝北調、追溯往事插入的2D風中式動畫,都堪稱神來之筆。
總之,即便當作一個影音作品瀏覽一遍劇情,《黑神話》也遠勝現在很多古裝奇幻影視劇。這倒不是拉踩,而是四年的製作時間,鉅額的資金投入,本就會呈現出這樣精雕細琢的品質,何況它沒有一分錢花在水平差還不敬業的演員身上(這句確實有在陰陽)。
說了這麼多,我們依然無法否認,《黑神話:悟空》的重重打磨還是爲了服務它“男性爲主”的核心玩家。而我們一些“女性爲主”的讀者即使“勉爲其難”看了一眼,也只會說“爲什麼二郎神 不按焦恩俊建模?”人的悲喜都不相通何況愛好。歷史數據表明COSMO多數的讀者對這種遊戲不感興趣,這很可能沒錯,但它反而成爲了我們應該談論的理由。
大數據又何嘗不是一種從衆教化,好像少數就不應該被服務,就應該越來越趨同於多數。而我們恰恰想跟這個數據裡“少數”的那些人說,你喜歡不一樣的東西無可厚非,也想跟“多數人”說,不妨瞭解一下另一個數據羣裡的“多數”在歡呼什麼雀躍什麼,你們只是不同但不是敵人。這種談論的選擇,或許是我們媒體需要的態度。
圖片來源:豆瓣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