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韓戰:中美成仇 臺灣得救(歐陽聖恩)

韓戰被共軍俘虜的美軍在北韓遊街。(連慧玲翻拍攝)

2021年9月底,抗美援朝的中國電影《長津湖》在大陸高調上映,11月起陸續在美英加澳新加坡等國陸續推出,這部影片在美國「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網站評分爲5分(最高10分),有30%給予10分,34%只給1分,評價兩極化。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抗美援朝題材戰爭電影《長津湖》票房超過2017年上映的《戰狼2》(56.80億元)摘得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同時成爲全球影史戰爭題材票房冠軍、全球華語電影票房冠軍,並繼續位居2021年全球電影票房榜榜首。圖爲福州一家電影院《長津湖》宣傳海報。(中新社)

該片強調人民志願軍的英勇克難,以小米加步槍對抗美軍的機械化部隊;美軍在軍營吃感恩節火雞大餐,共軍在冰天雪地只能啃堅硬如石的土豆,卻能在嚴寒氣候下殲滅美國陸戰第一師的「北極熊團」。由於中美立場和意識型態都不同,美軍在戰役中又失敗,影評落差自然極大。

攻臺精銳部隊改調抗美援朝

1949年8月5日美國務院發佈《中美關係白皮書》嚴批蔣介石在國共內戰的失敗是領導問題,與美國無關,隨即停止對華援助。而「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的恐共風潮更造成美國史上第二次紅色恐怖,1950年1月5日杜魯門政府發佈《關於臺灣問題的聲明》,表示不干涉中國內政,決定放棄中華民國。因此由國務院向各國宣稱「臺灣在政治與地理上均屬中國,臺灣對美國並無任何戰略價值,臺灣如被中共解放不會傷到美國和反共陣營利益」。

美國的算計就是從中國內戰抽身,俟中共完全控制大陸與臺灣時,即可能承認中共,化分中蘇友好關係。因此「政治的永恆就是冷酷無常」,當年美國視臺灣爲中美關係的絆腳石,如今卻視爲瑰寶,圍堵中共的馬前卒與大前鋒。

由於杜魯門的絕情,中共認定國府後援已斷,策畫以60萬大軍在 1950年夏季解放臺灣。蔣介石獲得情報後派遣黃埔6期,與戴笠是同學的李次白秘密前往大陸,與陳毅密會爭取「第三次國共合作」,首開兩岸密使先河;結果不但未能成功,李次白還被判刑4年,復接受20多年的勞改,成爲境遇最慘的密使。

美國安撫中共重於防衛臺灣

1950年韓戰發生前兩天的6月23日晚上,美國助理國務卿David Dean Rusk在紐約廣場大飯店(Plaza Hotel)和幾位神秘中國人會晤,策畫在臺北發動政變成立新政府取代杜魯門厭惡的蔣介石政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長樑敬𬭚指出,1951年3月美國防部長馬歇爾仍將臺灣作爲與中共政治談判的籌碼。解密檔案更顯示「美國務院官員對安撫中共的重視,遠遠超過防衛臺灣」。

1950年6月25日凌晨,北韓部隊在蘇聯提供225輛坦克後越過38度停戰線突襲南韓,閃電戰術勢如破竹,三天就拿下漢城,聯合國安理會迅速通過軍事協助決議。杜魯門未和持有宣戰權的國會協商立刻派遣第七艦隊到臺灣海峽實施「中立臺海政策」,並表明「第七艦隊只爲美國而戰,是阻止中共藉機解放臺灣擴大共黨勢力」,但也禁止國軍趁韓戰反攻大陸將美國捲入兩個戰場。

一場韓戰中美各有算計

事實上美國根據中情局情報指出中共缺乏飛機坦克,不會出兵抗美援朝,因此只擔心萬一臺海此時也爆發生戰爭,美國爲了要圍堵中共與蘇聯,維護太平洋地區霸權,美軍將會顧此失彼。「中立臺海政策」完全是着眼美國利益,並非蓄意解救臺灣,但中共的參戰使華府確定與北京處於敵對立場。

爲避免重蹈當年容忍希特勒入侵波蘭導致二戰的覆轍,美國決定重拾視如敝屣的國府牽制中共,調整對臺的「袖手旁觀政策」(The Hands-off Policy),臺灣重新成爲美國阻遏共黨勢力的戰略據點。但在韓戰期間,華府對國府的態度比較像對殖民地的制約,不像對日本一樣,視之爲反共夥伴。

韓戰爆發後,中共主席毛澤東號召世界人民「打倒美帝」。(1950年)(中時報系檔案照片)

毛澤東見美軍在仁川登陸反攻一路北上,若金日成潰敗殘部退入東北,若不在朝鮮半島阻擋美軍,戰火很可能延伸到中國領土,蘇聯就可依據中蘇同盟條約到東北協助作戰,屆時無論戰爭輸贏都很難再讓蘇軍離開東北。

朝鮮也向中國求援,於是9月下旬毛下令正在東南沿海訓練渡海攻臺的第九兵團參與抗美援朝戰爭,10月19日從各地調來第一批約5個軍的人民志願軍和一個砲兵師,在彭德懷指揮下跨過鴨綠江先投入戰局,10月25日,中美正式交戰。

所以中共參戰也是爲了自己,毛擔心麥克阿瑟的聯軍打過鴨綠江,美韓之戰居然在中國境內開打,當時的中共已非日俄戰爭在旅順爆發時的弱勢清朝,當然不能容忍,同時也顧慮蘇聯藉派兵協助之名將軍隊常駐東北,因此寧可暫緩解放臺灣,先撐住自己東北的國土,不讓美蘇軍隊進入。

韓戰發生前7天,南韓總統李承晚和杜魯門的外交顧問John Dulles會晤,力促美國協防並順勢北伐統一南北韓,李承晚不知金日成早在韓戰前就和莫斯科達成共識在一個月內「武統」南韓。

戰史專家Allan Millett指出,朝鮮自認軍事實力超過韓國能迅速統一半島,卻未料到美軍會遠渡重洋蔘與和他們全球戰略關係不大的戰爭。由於蘇聯不願直接和美國對幹,但又要赤化朝鮮半島,因此韓戰實際上是北韓與中共替蘇聯打「統一朝鮮」的代理人戰爭。

李承晚於1948年在美國扶植下成立大韓民國,韓戰爆發三星期後李把軍隊指揮權交給美國以保住政權。1953年6月李承晚拒絕在《韓戰停戰協定》簽字,同時釋放2萬5000名戰俘,表示要打到越鴨綠江統一朝鮮半島。美國認爲李擾亂停火協議將流失談判籌碼,曾準備發動有備無患的政變(Operation Everready);在艾森豪強勢主導下李承晚終於低頭。

1953年7月27日,聯軍和中朝軍隊簽署《停戰協定》,歷時3年多的韓戰宣告結束。二戰投降的日本因韓戰間接促進戰敗後的經濟發展,是韓戰的受益者,反而成爲亞洲的重要反共據點。同時在美國的積極調解下,日韓開始了邦交正常化的預備性會談(但是到1965年才建立邦交)。

兩韓部隊作戰能力懸殊

「一場韓戰各有算計,卻造成慘重的傷亡」。美國的韓國問題專家Michel指出,由於美國參戰並對朝鮮實施飽和轟炸,造成「朝鮮軍民死亡300萬人,韓國和中國軍隊死亡200萬,其中志願軍死45萬,傷50萬。美軍死3萬3000人,英軍1000人,其它聯軍4000人」;美國、南北韓與中國大陸統計都不同,實際死亡人數難以查證。

韓戰被遺棄在山溝邊的共軍屍體。(連慧玲翻拍攝)

韓戰的報導多着重共軍的介入改變了戰局,其實兩韓軍隊的素質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根據接替麥克阿瑟而擔任聯軍總司令的李奇威(Matthew Ridgway)指出「南韓軍隊需要全方位徹底訓練才能對抗朝鮮軍」;一位美軍上校告訴澳洲記者Philip Knightley說:韓國人和朝鮮人不是同種族嗎?爲何朝鮮人作戰如猛虎出柙,韓國人卻潰逃如綿羊?《紐約時報》1950年7月14日更報導「我們在韓國面對着一支野蠻人部隊」。

北韓於1957年在平壤以東約100公里的山區建立一座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筆者在1997年5月訪問北韓時曾問隨行懂華語的監視員能否前往這些勇於對抗美軍的鐵血將士墓,我敬重的是這些踏上殺戮戰場、明知在不平衡戰爭中將魂斷異鄉仍奮戰到底的中國人;獲告距離平壤太遠而拒絕,但卻安排參觀距離平壤以南約150公里的板門店。

避免國際認爲對美宣戰

被徵召抗美援朝的第九兵團司令宋時輪就讀黃埔五期,後來加入共產黨參與抗戰、徐蚌會戰、淞滬之戰等多次硬戰,戰場經歷豐富,毛澤東親召指定爲解放臺灣的主力部隊司令。第九兵團有4個精銳軍第20、23、26與27軍,各軍5萬人,在韓戰爆發前已在大陸東南沿海部署大量部隊與船隻,俄製戰機也進駐華東機場掌握制空權,準備趁韓戰之際進攻臺灣。

但在1950年9月中旬美軍登陸仁川后,7萬多朝鮮軍有半數以上被殲滅,宋時輪接獲密令要3個主力軍前往協助抗美援朝。當時第七艦隊已進入臺海,解放軍很難渡海登陸臺灣。毛澤東也意會到要和強大的美軍作戰,勢必派出自己的王牌部隊應戰始有勝算。

中共派軍入朝作戰決策形成後,最初定稱是「支援軍」,但避免國際認爲中國對美宣戰,因此改稱人民志願軍,使用完全不同的番號和編制,以表示中國不是向美國宣戰,是人民志願支援朝鮮;志願軍是解放軍赴朝鮮部隊的總稱,以解放軍完整建制參加戰鬥,部隊名稱雖改變,美韓和聯合國部隊都心知肚明。

韓戰結束後的2萬1300名人民志願軍戰俘中,有9500餘人是在國共內戰期間被俘虜的國軍,其中1萬4000多人從1954年1月23日至27日選擇到臺灣,被稱爲「韓戰反共義士」;1月23日則訂定爲「一二三自由日」,1993年改爲「世界自由日」。

宋時輪當然知道要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而且負責西線戰事,與東線第二次入朝作戰的彭德懷同時攻擊長津湖的美軍;毛的話暗示兩人有相互競爭之意,宋時輪心知肚明,因此藉易地整訓之名,下令兵團迅速動員於10月1日北上(長途火車需一個多月才能到達東北)。

士兵們則渾然不知移師東北真正目的,立刻趕搭火車前往山東兗州等地準備整訓3個月,匆匆出發不但未準備冬裝,又犯了兵家大忌「大軍已動,糧草未先行」,延遲的補給線後來進入朝鮮被美空軍炸燬,無法提供軍糧彈藥和冬衣,以致後來在高寒凜冬的戰場上出現兩個保持戰鬥型態的「冰雕連」,凍餓死亡上千人。

解放軍犯了兩大錯

解放軍犯了兩個大錯,一是在國共內戰時,後勤補給即使被國軍的空軍切斷,戰役仍可進行,因此誤判後勤的重要性。但是美空軍實力百倍國軍,投下炸彈和燃燒彈讓所有補給蕩然無存,而且在異國作戰,窮鄉僻壤的百姓根本無法提供任何援助。

二是15萬部隊的冬裝不是短期可製作完成,第九兵團原定在山東停留3個月,因韓戰告急,只拿到5萬套冬裝就提前趕赴戰場。在《長津湖》影片中有民衆在車站拋送棉衣給正在駛離的火車鏡頭,進入高山又遭到零下30~40度的酷寒,在缺糧缺冬裝情況下,不需要敵人,自己就凍死了。

宋時輪的第九軍團於1950年11月中旬秘密進入朝鮮,與重裝備的美軍交戰死傷慘重,但訓練有素的殘餘剩部仍然前仆後繼贏得長津湖戰役,將部隊推進到38度線。這種強悍部隊展現的戰鬥力量,連美軍都畏懼,當時如果渡海進攻臺灣,後果堪憂。

兩岸博弈延續至今

人民志願軍多從丹東(昔日的安東)穿過鴨綠江橋進入朝鮮作戰,當地幾成爲抗美援朝的聖地,現在則是熱鬧的旅遊景點,筆者也特地從瀋陽搭車4小時前往觀覽。

中國境內鴨綠江斷橋(圖文:歐陽聖恩)

鴨綠江斷橋(圖文:歐陽聖恩)

丹東市本意爲紅色東方之城,昔稱安東,位於遼寧省東南部鴨綠江與黃海交匯處,與朝鮮第四大城市新義州隔江相望。由於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是最前線的基地,被稱爲英雄城市,也是大陸最大的邊境城市。這裡居民多是朝鮮族,滿街都是朝鮮餐館與商店,連「新華書店」都標明只賣朝鮮文書,走在街上恍若置身韓國(大陸稱北韓爲朝鮮,南韓爲韓國,但朝鮮絕對沒有這裡熱鬧發達)。

唐代史學家杜佑所撰《通典》稱「鴨綠江源出(長)白山,水色似鴨頭,故俗名之」,遊船時觀察江水呈現灰綠色,名副其實。由於中朝有邦交,因此鴨綠江不像臺海有海峽中線,不得相互穿越;在鴨綠江只要遊船旅客不踏上北韓領土就沒問題。遊江後才登上斷橋見證韓戰歷史。

美國爲了阻斷中朝的通道,出動百餘架次B-29轟炸機炸斷北韓端的鐵橋(因爲華府禁止轟炸中國端的鐵橋,避免擴大戰事與蘇聯介入),這座扭曲的斷橋不但是中國抗美援朝最顯著的遺址,也成爲遊覽丹東的必到景點,斷橋上掛了許多抗美援朝的戰爭照片。

斷橋是由日本的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1911年10月開始通車;距離斷橋約100公尺旁另有一座鐵橋,1937年日軍侵略中國東北後,開始興建這座大橋,1943年啓用,韓戰期間並未被炸燬。目前是往返丹東和新義州的火車及汽車通道,由於橋齡久遠,只能單向通車,此橋現在稱爲中朝友誼橋。

蔣介石在韓戰第5天,6月29日就要求派兩個師3萬3000人協助美軍,其目的在通過參戰來維持其日益下墜的國際地位,索取更多美援,更希望藉機從鴨綠江進入東北,進行反攻大陸之戰;杜魯門卻認爲臺灣派兵介入韓戰將使中共有理由參戰而拒絕。1950年8月、1952年5月蔣又相繼要求與聯軍一起作戰,都被華府拒絕。

一場沒有預警的韓戰讓中美成仇,朝鮮半島依舊分裂;物價飛漲、百廢待興的臺灣陰錯陽差避過重大危機的國共決戰,並與美國成爲盟友;解放軍則元氣重傷,到1958年才發動臺海第二次大規模的八二三炮戰,兩岸博弈也從1950年延續至今。

(作者爲文史工作者)

【歐陽聖恩專欄每週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