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歐陽聖恩專欄/一代名將張靈甫冤死孟良個戰役

2003年,王玉玲在上海浦東玫瑰墓園爲先夫張靈甫立了一座衣冠冢,碑銘是她題的詩。(作者提供)

《史記》的司馬遷說「知識分子的最高境界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與《世界文明史》(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作者Will Durant的名言「將現在視爲過去的縮影以求行動,將過去視爲現在的鋪成以求瞭解」不謀而合(The present is the past rolled up for action, and the past is the present unrolled for understanding.)。

Durant強調「吾人試着在歷史長河中瞭解當下局勢,從歷史中學會耐心來了解事實,並尊重彼此的歧見」(We try to see this moment in the light of the past. We can learn enough from history to bear reality patiently, and to respect one another's delusions.)。茲以「孟良個戰役」爲例說明。

張靈甫1903年出生於陝西的農民家庭,少年奇才,熟讀詩書,精於書法,考取北大歷史系一年後因繳不起學費休學投筆從戎,被黨國元老、大書法家于右任推薦進入黃埔四期(這期有胡璉、李彌、高魁元、劉玉章、林彪諸多名將),畢業後投效胡宗南門下。因在西安槍殺妻子吳海蘭,亡妻孃家輾轉上告到蔣宋美齡,胡宗南貴爲「天子第一門生」也保不住他,於是被判刑十年。張靈甫服刑一年後適逢抗戰爆發,國軍極需驍勇善戰軍官而獲釋,他立刻投入1937年淞滬戰役死守陣地,掩護大部隊撤退,將功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