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人民幣國際化當前進展?
自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靈活性持續提高。準確評價人民幣國際化當前進展,有助於更好地把握人民幣國際化這個未來一定會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種貨幣從境內走向境外需要經歷幾個階段:貨幣隨着貿易規模擴大越來越廣泛應用於貿易結算中;以該種貨幣計價的金融產品開始出現,貨幣開始走向國際金融交易結算;被各國中央銀行納入儲備貨幣中。隨着貨幣國際計價結算、投資交易和價值儲藏功能不斷提升,最終實現貨幣國際化。
由此,評估一國貨幣國際化程度可從國際貨幣的三大職能出發,從這三個職能的橫向比較維度,可分析得到人民幣目前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相對地位。
第一,在國際計價結算方面,人民幣總體上已成爲全球第5大支付貨幣,但所佔份額依然較少,作爲貿易結算和外匯交易媒介貨幣的作用近年來走勢分化。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統計,截至2017年12月,美元仍是貿易結算領域第一大支付貨幣,以美元計價的結算份額佔全球39.9%,歐元爲35.7%,其後是英鎊和日圓,分別爲7.1%和2.9%。人民幣目前爲第5大,佔1.6%。
如果僅關注跨境支付並剔除掉歐元區內部交易,美元和歐元所佔份額甚至更高,合計近81%;人民幣僅位列第8,排在加元、瑞士法郎和澳元之後。
分析近6年的資料可知,人民幣分別作爲貿易結算和外匯交易媒介貨幣的作用近年來出現走勢分化。人民幣外匯交易數量與規模逐年迅速擴大,根據SWIFT的統計,2011年人民幣外匯交易數量爲180萬筆,2016年達到1300萬筆,而人民幣貿易結算規模的全球份額從2015年起開始下滑,近期有所回升。
第二,在投資交易方面,主要關注貨幣在跨境投融資與其他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應用,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截至2016年末的全球債務融資餘額超過21兆美元,其中發行幣種爲美元的融資工具佔比約39.5%,餘額將近8.3兆美元;第2是歐元,佔32.1%,其後是英鎊。2016年末以人民幣標價的國際債券餘額約1008.3億美元,全球份額約0.5%,不僅較美元和歐元有較大差距,也顯著低於日圓、瑞士法郎、澳元和加元。
從全球衍生金融工具發行的貨幣構成來看,美元佔據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截至2017年9月,全球利率期貨期權的發行本金規模達到85.6兆美元,其中以美元計價的產品佔比超過70%,歐元佔比爲15.2%,隨後是英鎊、巴西雷亞爾和澳元,佔比分別爲8.6%、1.7%和1.6%。人民幣利率衍生品的發展剛起步,全球份額不足萬分之三。
第三,在價值儲藏方面,重點突出貨幣作爲官方外匯儲備的功能。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期公佈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資料,截至2017年9月,美元儲備約6.1兆美元,佔IMF成員國所持外匯儲備總額的63.5%;歐元佔比20%。以份額排序,其後爲日圓、英鎊、加元和澳元,分別佔比4.5%、4.4%、2.0%和1.8%。人民幣儲備總額約1079.4億美元,份額爲1.1%。
從國際貨幣的三大職能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發展較爲不均衡,各領域的使用情況差異較大。人民幣作爲貿易結算貨幣的職能逐步顯現,但作爲交易記帳單位和價值儲藏工具的職能發展相對落後,呈現出巨大的增長空間。
整體來看,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與中國大陸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明顯不匹配。以2016年的資料爲例,美國的GDP約佔世界25%,而美元在國際結算中的份額將近40%;中國經濟總量約佔世界經濟的15%,但人民幣作爲支付工具的全球份額還不到2%。人民幣在國際投融資與衍生金融交易領域的應用仍處於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