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張建國、董圓圓:放寬戲校入學年齡限制,培養京劇人才從娃娃抓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3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張詩童)“戲曲演員的培養具有特殊性,要從小抓起,基本功的紮實與否決定着一個戲曲演員未來發展深度廣度。”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張建國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包括京劇在內的很多戲曲劇種都面臨着一系列發展危機。“其中,戲曲演員的教育、培養機制問題是當前戲曲藝術面臨的最爲緊迫的問題之一,也是制約戲曲藝術繁榮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

“戲曲藝術是‘角兒’的藝術,戲曲藝術能否繁榮發展關鍵在人。”張建國表示,目前戲曲教育中普遍存在師資力量薄弱、生源嚴重不足、質量偏差的問題。其中,中專教育面臨的危機尤爲突出,戲曲類中專學校數量越來越少,招生越來越困難,教師隊伍越來越萎縮。而按照當前政策規定孩子必須要小學畢業才能進入戲校,而小學畢業後,已經錯過了戲曲教育開蒙的最佳年齡成才率大大降低

“培養人才前提是留住人才,切莫因入學的年齡限制將衆多喜歡戲曲、熱愛戲曲、渴望學習戲曲的孩子擋在戲曲門外。”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圓圓也表示,限制入學年齡和戲曲表演人才的培養規律出現了背離。她舉例梅蘭芳先生8歲學戲,9歲拜師,10歲登臺;李少春先生10歲首次登臺,在京劇《岳母刺字》中扮演娃娃岳雲。在京劇發展過程中,優秀的表演藝術家無不是從幼年開始就訓練出紮實的“童子功”,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筋骨柔韌度方面處於最佳狀態。“越早進行科學化、規範化訓練,就越能避免因不科學方式造成的練傷等無法彌補的損失,越有助於其藝術成長,延長藝術生涯;越早進入戲校良好的藝術氛圍,越有助於藝術實踐能力的增長。”

張建國和董圓圓建議,進一步深化戲曲院校改革,抓早抓小,按照戲曲教育規律培養人才,不搞教育培養模式上的一刀切。並建議教育部門在入學政策上給予戲曲類中專招生一定的靈活性,未小學畢業的優秀戲曲人才,可適當放寬入學年齡限制,在戲校中完成小學階段文化課程,進行符合戲曲藝術傳承規律的培養。“入校後,孩子們同樣可以受到有步驟、規範的、有計劃的文化課學習,並不會延誤文化素質提升。”張建國說,只有從娃娃抓起,更好地培養戲曲藝術表演人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戲曲藝術才真正“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