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9臺灣久久-不敵鋼筋水泥 紅樓標記歷史

風光不再▲具百年曆史的三和瓦窯,隨着磚瓦建材沒落,剩下十幾位年邁的員工。(林宏聰攝)

再創商機▲現在的西門紅樓已列爲三級古蹟。(本報資料照片)

▲三和瓦窯開發的迷你磚塊組。(林宏聰攝)

▲臺中工業區八卦餐廳,原是四○年代最流行的紅磚窯。(馮惠宜攝)

臺北有兩棟知名的「紅樓」,一是建於一九○八年的西門市場、一是隔年的建國中學校舍臺南一中、高雄中學也各有「紅樓」作爲學校地標。或許你不知道,這些日治時期大量起造的紅磚房舍,正是臺灣磚造建築的熱戀產物。

燒磚蓋屋 目仔窯崛起

明清來臺的老百姓,無力負擔昂貴磚瓦建材,建造官舍或城牆的磚塊,大多自閩南海運而來。日本治臺後,爲了蓋學校、鐵路及官方建物,燒製磚塊的目仔窯才日漸崛起。

後來更先進的八卦窯興起,加上一九三五年中部大地震,許多土造民房倒塌,較有能力的民居商家大量使用磚材。由於需求增加,「臺灣煉瓦株式會社」在各地廣設八卦窯,燒製各式磚瓦。

位於臺中工業區的八卦窯餐廳,一路目睹臺灣磚窯的興衰。第四代經營者林坤榮表示,他的曾曾祖父原本從事樟腦油等生意,看到紅磚市場變大,纔在大肚山蓋起磚窯廠,當時名爲「金盛興」。

先進八卦窯 擴展隧道窯

八卦窯興起後,由於燒磚時程更短、產量更大,林坤榮的曾祖父遂改建八卦窯。林坤榮解釋,「八卦窯」的外形像運動場跑道,一個窯、一個窯室循序燒製,像是轉動中的太極而得名。

林坤榮說,一九七○年隧道窯興起,半自動化製程讓成本更低,他們又增建了燧道窯,「最興盛時,這裡日產兩萬塊紅磚,不但曾參與十大建設,舊臺北縣市政府、東海大學的紅磚都出自這裡。」

高雄縣大樹鄉的三和瓦窯創立於一九一八年,第三代老闆娘黃秀蘭回憶,日治時代當地有二十幾個老闆、三十幾座窯。老一輩工人說,「最盛時,磚瓦一出窯就被搶光!」

高樓建築風 磚窯漸沒落

清早天還沒亮,各地的牛車就在窯門口排隊,由於沒時間讓成品冷卻,工人們穿着兩雙草鞋隔熱,來回搬動仍在冒着煙的磚瓦,任由汗水滴落,氤起水氣

「磚瓦未經上釉,仍有吸水、透氣的特性,所以磚瓦厝住起來較乾爽涼快。」三和瓦窯第四代李俊宏說。相較於舊式土角厝及竹籠厝,紅磚紅瓦曾是進步富裕的象徵。

八卦窯主要燒磚塊,蛇窯則用來燒製琉璃瓦日用陶器。苗栗竹南蛇窯的負責人林瑞華表示,全盛時間,苗栗縣境內處處可看到冒着黑煙、高聳的大煙囟,「最常見的目仔窯,至少上千個。」

然而好景不長,黃秀蘭指出,「民國六十六年的賽洛瑪颱風後,房舍大多以鋼筋水泥改建,磚瓦逐漸沒落。」加上高樓建築興起,紅磚的承重不如混凝土,少數採用紅磚的建商,也改向中國、東南亞進口低廉磚瓦。

創意小磚塊 吸引觀光

現代人很難想像,臺灣曾有高達六百座八卦窯,目前約剩二十幾座;苗栗最後的目仔窯,去年因後龍高鐵特定區而拆除。倖存者中,金盛興改爲餐廳,紅磚隧道里擺了十六張圓桌,變成遊客懷舊的景點;三和瓦窯開發出一套創意小磚塊組,試圖轉型爲教育推廣;苑裡金良興窯廠成立磚瓦文物館,以文化觀光休閒產業吸引遊客;竹南蛇窯則改走研究、教學及創作路線。

回望一百年,一棟棟紅色磚房在我們四周矗立,卻也逐漸消失;那些堆疊磚塊有如積木的紅樓,慢慢活成城市的傳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