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開周莊面紗 找尋柔情似水的江南女子

江南水鄉,悠悠古鎮,不要去追尋她的歷史,只管沿着油菜花鋪滿的小路走近她。

走近她,便走上了石板小路,走上了河岸古橋,走進了水巷,走進了“小橋流水人家”。   古鎮多河,那幾條或縱或橫的河分割着古鎮,河自然成了水巷。水巷邊是鱗次櫛比的粉牆黛瓦的小樓。乘着小船沿水巷穿行,看到小樓臨河石級,看到石級上的阿婆浣洗,看到窗裡阿孃繡衣......想像着有月亮的晚上,月亮在水裡也像砂洗過的一樣,是一塊厚實的璧。這塊璧的光和着水光搖動,小樓和石級都是清涼涼的......有道是“君在古鎮見,人家盡枕河”,古鎮枕着河的夢永遠是清涼而輕盈的。

古鎮多水,古鎮在有霧的早上,從上到下溼淋淋。朦朧的霧裡就看見了若隱若現的古橋,飄在古鎮的河上。  古鎮的橋是古鎮這首詩詩眼

十幾座元、明、清三代的石橋如同古樸的藝術浮雕。有名的“雙橋”,在陳逸飛油畫裡,是他對東方故鄉永久的回憶。他把古鎮介紹給了西方人,讓他們驚歎中國有如此美麗"精緻"的水鄉!“雙橋”,是一東西一南北成曲尺型的兩座橋,幾步就可以走過。橋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水中的倒影一大一小,兩座橋合起來是一把精巧的鑰匙。正是這鑰匙開啓了河上清明的風景。

“雙橋”以外,有整飭的是富安橋,花崗石鋪成,東西橋堍有輔助的石級,橋四邊有角樓,比“雙橋”更顯富貴氣。還有貞豐橋,褐黃磨石已經斑駁,石隙間卻伸出幾枝枸杞,綠意盎然。  水多橋多,每一處都入畫,遠來的人們只是不停地撳快門,想把所有詩境攝入記憶的底片。“雙橋”往南十米的河邊,是觀水觀橋的最佳地方,這裡是三條河的交匯處。往北,看到“雙橋”,掉頭往南,看到富安橋,不挪動腳轉身朝西,看到貞豐橋。還有遠遠的那幾座更小的橋,像不斷遠去的逗點,消失在綠色水光裡......

古鎮的美還在"老房子"。"老房子"就像一本本線裝書,讓人走進“字裡行間”,就走進了幾個朝代前的某一天午後,看見幾個清秀的女子天井談笑,在樹蔭裡對弈。

這些老房子有兩類。一類是平易可親的普通民房。它們的歷史長短不一,有的古舊加以了修繕,有的或許也是新造不久,卻一式老房子的風格。這些小樓門後是小河,門前是巷子;樓上是住家樓下店面

這些店不賣別的,只賣水墨畫,從巴掌大的到窗戶大的;只賣工藝品,從珍珠項鍊到手畫文化衫;只賣大大小小的玩意,從古色古香的三十年代的美人畫到那些顯然是仿古的罈罈罐罐。走在二尺寬的小巷,搖搖人家店面的風鈴,喝喝古鎮人特製的“阿婆茶”,神定氣閒,似乎忘記了古鎮以外的忙祿和喧囂。

古鎮更有一些真正的“老房子”,歷史悠久,都是明清時代財大氣粗的大戶人家故屋。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沈廳,七進五門樓,一百多間的房屋,頗宏麗壯觀。更有“轎從前門進,船自家中過”的張廳,出人意料的小河從後院流過。這些老房子分佈在古鎮隨意的小巷中,給古鎮渲染出更加厚重的歷史氛圍,它們是古鎮的館藏的“經典”,是水鄉的珍寶。  古鎮,處處詩情,處處畫意,她是江南碩果僅存的文化景觀之一。  古鎮名叫周莊人稱“九百歲的江南水鎮”——周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