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五味 細看潮州菜獨霸一方的用鹽藝術

潮州菜由於用料精實、滋味鮮美,經常能代表廣東菜,獨霸一方。( 圖片取自於Pixapay)

粵東一帶擅長曬鹽,這也讓潮州菜的命脈系在白色鹽巴之上。( 圖片取自於Pixapay)

一鍋滷水經過時間淬鍊,最終就像觀音甘露,揮灑過的地方皆開出花朵,圖爲潮州滷水鵝 (神旺大飯店提供)

臺灣沙茶不同,潮州沙茶以花生爲底,口感濃郁厚實。(圖片取自flickr)

鹽焗雞是潮州菜中最凸顯鹽巴美味的料理,同時也藉由鹽巴將熱能傳到雞身內裡,造就其多汁彈牙的口感。(圖片取自於nipic)

潮州名菜「護國菜」僅用葉菜與上湯煨制,這時鹽巴的濃淡更顯重要。(圖片取自於nipic)

鹹菜將鹽巴的鹹味顯著層次提升,鹽漬蔬菜的技巧在客家菜上也能找到。(徐耀飛/攝)

鹹菜的作用除了賦予食材鹹味,也提供了爽脆酸香的口感,圖片爲鹹菜炒豬肚。(圖片取自於匯圖網)

人世間至美珍饈何者爲最?是鮑參翅肚,還是松露鵝肝?若說是「鹽」你認同嗎?所有廚師在刀功火候之外,都應該要懂得放鹽藝術,原因在於鹽能釣百味,且在點燃引信後,隨之隱匿,說鹽是百味之最,當之無愧。而中國八大菜系各有見長,提到用鹽能手,就不能忽視「潮州菜」在鹽巴上的精確操作,少一點多一點,都不對,潮州菜用鹽,總如蜘蛛編織經緯,絲絲細緻入微。

粵菜下支脈不少,廣府、潮州、客家、順德各有特色,其中潮州位於閩粵之間,背山面海,境內羣峰起伏,河流縱橫,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終年常綠,四季如春。在這樣的魚米之鄉發展出自成一個的菜系絕不是偶然,據史料記載,潮州菜起於漢、興於唐,然後一路淵流至今,馳名海內外,現已是嶺南地區重要的文化精髓。

過去鹽巴昂貴,只要掌握了鹽,就是富甲一方。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春秋時代的管仲,他始創「官山海、徵鹽篋」,即是對鹽實施專賣,充分利用山東漁鹽,因此造就齊國雄霸盛世。而粵東一帶精於曬鹽,潮州當然佔盡地利,數百年來發展出各種以「鹽」爲主調的菜餚,憑藉美食笑傲天下。

鹽同時也經得起光陰熬煮,並能封存食材美味,將其鎖在時間匣中,最好的例子,就是滷水。每家潮州餐廳都該有一鍋滷水,這鍋滷水彙集韶光、精煉歲月,說是該餐廳的靈魂絕不爲過。潮州菜善用的白滷水,內含八角、花椒、南姜、當歸等辛香料,再添入蔬菜熬煮,過濾後淺黃澄澈,飄逸鮮麗芳香,而好的潮州滷水不應斷火,才能長年累月堆積甘醇烹鵝、煮蛋、下豆腐,皆從這鍋滷水而生,就像輪迴一般,食材精華與滷水不斷交融,最終鹽巴也被收服投胎轉世開出花朵。

鹽爲百醬之源,醬又可分豆醬魚醬,前者如醬油,味噌,而鹽從海中孕育,當然更適合爲魚蝦做辯證,這又成就了潮菜的另一個精魄-沙茶。沙茶流行於潮汕地區已久,是當地必備調味品,傳說是由移民南洋的華僑改良當地沙嗲而來。與臺灣沙茶醬慣用扁魚不同,潮洲沙茶以花生爲基底,裡頭收攝了大蒜、蝦醬豆瓣五香、辣椒等十餘種香料,並用鹽炒,成品蝦味濃、顏色深、辣味淡,可用於炒粿條,爆牛肉,還能煮火鍋、蒸鮮魚,口味老少皆宜,一小匙就能將鮮美激發至極致。

潮州菜獨標清淡,少用醬色,也不愛莽撞添鹽,此時若要兼具清雅與鹹鮮,就得靠鹹菜了。鹹菜是潮汕三寶之一,在晚稻收割後與來年春節前的空檔,潮州人會在耕地種植大芥菜,採收後以海鹽搓揉,加蓋封存於陶缸之中,數天後即呈金黃色澤,那就是道地潮州鹹菜。鹹菜除了刺激食慾的作用,也是因過去蔬菜保鮮不易,若遇乾旱寸草不生,桌上至少還有鹹菜作爲慰藉。而鹹菜生吃開胃沁脾,入菜鹹香清新,但真正迷人的,是與鹽相互輝映的那股默契。

中國人相信,最圓滿的人生應是五味雜陳,然而不管甜蜜或苦澀,唯一能居中調和的就是鹹味。潮州菜的滷水、沙茶與鹹菜,都將鹽發揮得精湛得體,使鹹味不再平鋪直敘,不僅光影層次豐富,明暗也隨之深淺遞變。無論酸甜或苦辣,記得都別忘了鹽,它能在舌尖大放異彩,也能同你在人生路上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