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影像展雪域新篇

飛機油畫)  於小冬

卓瑪雕塑)  盛揚

坐上火車去北京   姚海全

金色青稞(中國畫)  於文江

高原湛藍的天空上,飛機劃出白色的尾跡,形如宏大的拱門,引得趕集的藏族羣衆仰頭眺望……油畫《看飛機》用古典寫實技法,定格了古老遊牧傳統同現代生活方式不期而遇的驚鴻一瞬,傳遞出西藏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拍攝於2014年3月26日的攝影作品《生日》,展現了西藏山南地區崗堆鄉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和64歲的老阿媽卓瑪拉姆一起吃蛋糕,載歌載舞迎接兩天後“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場景。只見老阿媽正伸手向孩子臉上抹蛋糕,一老一少笑容明媚,畫面後方“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橫幅尤爲醒目。

近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美協、中國攝協和西藏文聯共同承辦的“雪域新篇――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週年美術攝影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行。展覽通過86件美術和攝影作品,以新世紀創作的西藏題材精品力作爲主,展現了西藏的大美風光、人文風貌和時代風尚,並以新舊對比的形式再現了新時代西藏的發展進步。

伴隨着具有濃郁藏族風情音樂,展覽的帷幕徐徐拉開:展廳一側陳列的是美術作品,另一側則爲攝影作品,展廳中央的3件雕塑增加了展覽的立體感。丹青影像,交相輝映。在每件作品的標籤上,都有詳細的作品解讀和背景介紹,讓觀衆可以深入感受藝術魅力,進而更加了解西藏的發展變化。

青藏高原雄奇壯美的自然景觀和極富特色的風土人情,無不令人嚮往,爲中國美術家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靈感富礦和無比廣闊的想象空間。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西藏主題一直是美術家們熱衷的創作題材,從中涌現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西藏主題也成爲當代中國美術的重要母題之一。

這次展覽有40件美術作品,薈萃了老中青美術家們在西藏題材上的藝術探索,其中既有李煥民等已故老藝術家的重要遺作,也有新一代中青年領軍人物自信時尚的藝術創新,包括新文藝羣體美術家也投入其中,爲展現新西藏積極創作,還可欣賞到出自多位藏族美術家筆下、融合傳統和當代的新興藝術造型樣式,令人耳目一新,藉以窺見近年來西藏主題美術創作的基本面貌。

展廳裡,雕塑家盛揚的作品《卓瑪》引人駐足。作品運用濃郁的裝飾風格,刻畫了一位藏族少女的形象――髮辮精緻,神情恬靜,富有神韻。90歲的盛揚告訴記者,他希望表現出的藏族人物形象,既有喜馬拉雅山堅強、剛毅的品格,又有朝氣蓬勃的新生氣息。因此,他以一個非常普遍的西藏女性名字――卓瑪爲題,並選用石頭作爲材料,讓該形象不指代具體的某個人,而是力求表現出藏族人民整體的精神氣質。

畫家韓書力2020年創作的中國畫唐古拉山下》,描繪了他第一次走過唐古拉山口時,藏族同胞看待來客那友善、純真的眼神。當年,這個畫面給韓書力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在躬耕西藏美術事業40餘年後,他將這份感動化諸筆端,流淌在畫布上,也流淌到觀衆心裡。

“我先後多次去過西藏地區,創作了十幾幅西藏主題的作品。”畫家孫景波說。這次,他帶來的油畫作品《大山谷》有着濃烈的色彩:褐色山巒和青色天幕顯得清冷神秘,牧人與羊羣則平添了生機。夕陽把兩位牧人的身影拉得長長的,在畫面上形成了如音樂般的律動感,讓人體味到人與自然亙古一體的詩意。

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陶勤認爲:“中國美術家通過對西藏自然人文風情持續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促進了中國美術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型。西藏題材的創作創新,爲中國現當代美術史的演進提供源源不斷的審美動力,也爲中華文化增添了一份寶貴財富。”

在攝影作品展區,一幅幅照片見證了70年來西藏發生的人間奇蹟。其中既有珍藏的老照片,也有近些年攝影家們深入高原、聚焦羣衆、展現今日西藏的新照片。在這些鏡頭裡,美麗村寨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歡樂的笑臉洋溢在美好的生活裡。

幾組新舊對比作品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例如,一組照片展現了西藏信息化建設成果:左邊的黑白照片其樂融融》拍攝於1978年,強巴羣宗一家祖孫三代圍坐在收音機前收聽廣播,眼裡充滿了新奇和興奮;右邊的彩色照片《信息化走進千家萬戶》則拍攝於2016年,畫面中,西藏年輕人熟練操作電腦,正在學習藏文古籍知識。

《畢業了!》拍攝於2010年6月22日,當天,西藏大學醫學院2005級預防醫學本科畢業生在布達拉宮廣場合影,將學位帽拋向天空。藍天白雲下,他們的笑容無比燦爛。

《藏族羣衆與火車頭合影》定格了2005年青藏鐵路建設工地上的一幕:一羣藏族羣衆簇擁在火車頭前,對着鏡頭微笑揮手致意。該作品的作者是攝影家車剛。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從事西藏題材的攝影工作。車剛說,希望能夠繼續用鏡頭講好西藏故事。

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表示,攝影記錄時代、反映現實,中國攝協將繼續用攝影這種無國界的語言向世界展示美麗西藏,也將進一步團結廣大攝影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更好肩負起爲時代存照、爲人民畫像的使命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