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香飄江南夜牡丹花耀姑蘇城

江蘇援鄂醫療隊隊員代表牡丹新人獎獲得者頒獎。資料圖片

兩年一屆的盛會,曲藝名家羣英薈萃,曲種精品異彩紛呈。近日,曲藝牡丹獎迎來11歲的生日。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中國曲協共同主辦的全國性曲藝專業最高獎。在本屆牡丹獎評選中,48家單位報送的參評節目達430個,涵蓋116個南北曲種,節目報送數量爲歷屆牡丹獎之最,最終共評出節目獎5個、表演獎6個、文學獎4個、新人獎5個。同時,經中國文聯研究決定,特授予南音表演藝術家、理論家蘇統謀評書表演藝術劉蘭芳蘇州評彈表演藝術家邢晏春“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曲藝藝術家”榮譽稱號。

“牡丹”如期綻放

今年是中國文聯各協會評獎大年,牡丹獎最終花落誰家也備受業界關注。爲保障評獎流程順利進行,中國曲協在2019年就成立了組委會監委會,修訂完善了章程等系列文件,確定了江蘇蘇州作爲頒獎及系列活動承辦地。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將之前的準備工作全部打亂,評獎工作受到巨大挑戰。之後隨着疫情形勢好轉,中國曲協決定如期舉辦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從而在這個特殊時期起到提振士氣、鼓舞人心、堅定信心的效果,更加發揮出牡丹獎的示範引導作用和社會效益。據瞭解,牡丹獎是今年8個全國文藝評獎中第一個啓動並實施的評獎。

“1月21日,正值疫情高峰期。中國曲協轉換思路,首次採用網上申報和線下申報雙管齊下的方式,下發了報送參評材料的通知,率先啓動‘互聯網+文藝評獎’在線申評系統。”中國曲協創研處處長張鑫介紹,“截至4月15日,共審覈通過參評作品430個,涵蓋了116個曲種,43家新曲藝組織參與評獎。在這一環節上,組委會不僅沒有受到疫情的制約,參評作品還創下了歷屆報送數量之最。”

隨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評委會於4月26日至5月9日迅速組織初評,採取外地評委分頭審看與北京本地評委集中審看相互結合,現場評議和視頻連線討論同步進行的方式,篩選出186個節目入圍分賽區;5月29日至6月1日召開網絡視頻預備會和抽籤儀式,比賽現場不設觀衆席,送歡笑演出採取錄播方式等,各種舉措有力保證了蘇州賽區在零風險的條件下如期舉行。

表演獎獲得者張怡表演的《糖丸爺爺》、文學獎獲得者劉昭表演的《爲民服務》,都以抗疫創作線索,展現科學家、醫生的家國情懷,感人至深。曲藝是文藝輕騎兵,據不完全統計,僅中國曲協徵集組織的抗疫題材曲藝作品就達1570個。

抗疫醫療隊員來頒獎

“在家門口聽到‘朋友們,我想死你啦’這個梗,真是太讓人興奮了!”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裡,一位蘇州本地觀衆在觀看由馮鞏賈旭明、曹隨風表演的相聲《我愛詩詞3》時,被馮鞏的這句經典臺詞逗得合不攏嘴。

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儀式歷來都是備受矚目的一環。10月15日的演出,彙集了馮鞏、盛小云鞏漢林、閆淑平、叮噹、範軍戴志誠袁小良趙炎於紫菲高洪勝、趙丹丹閆磊謝英、吳瑕等衆多曲藝名家和新秀,其中,本屆牡丹獎獲獎者熊竹英、盧鑫,以及來自蒙古族藏族曲藝家們登臺獻藝。

演出在合唱團演唱的一曲大氣磅礴的《又見芳菲》中開場,情景詩朗誦《情滿五色土》深情動人,相聲《中國歌曲漫談》詼諧幽默,單絃《風雨歸舟》、四川揚琴《秋江》、陝北說書《颳大風》組成的曲藝新唱和藏族扎年彈唱《玉麥情》、蒙古族好來寶《小康路上蒙古馬》、維吾爾族萊帕爾《民族團結亞克西》串聯的少數民族曲藝聯唱讓人目不暇接,演出在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美妙動聽的《不忘初心》中圓滿結束,曲藝新秀名家爲蘇州人民送上了一場曲藝盛宴。

整場演出中,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頒獎環節。當三名穿着防護服登場的江蘇援鄂醫療隊的隊員代表爲新人獎獲得者頒獎時,原本歡聲笑語的大劇院瞬間鴉雀無聲。

“我們是一羣普普通通的快遞小哥,春節過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當人們都在家裡宅着的時候,正是我們在外跑的時候。其實我們只是代表,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的人還有很多。今天,我們代表這些奮戰在一線的普通人民羣衆向爲我們帶來笑聲、創作優秀文藝作品的奮鬥者頒獎。”當兩位快遞小哥代表將快遞車開上舞臺,從車廂中拿出獎盃並頒發給文學獎獲得者時,剛剛還鴉雀無聲的大劇院裡響起了觀衆們的啜泣聲。曲藝的根本是爲人民服務,當曲藝工作者們榮譽加身時,更不會忘了那些喜愛並支持他們的人民。

多臺演出傳播曲藝藝術

姑蘇城的這朵“牡丹”尚在綻放,花香已經飄至各地。

“康熙抓繮在手,腳踩馬鐙,乘跨坐騎……”臺上的劉蘭芳氣定神閒,說出這段經典評書選段《康熙買馬》的一句詞時,現場觀衆叫好連連。“像劉蘭芳先生這樣的角兒突然出現在我們身邊,好多票友都激動得哭了。”10月15日剛參加了頒獎,還沒等焐熱手中金燦燦的牡丹獎盃,劉蘭芳、李菁、董建春、李丁、盧鑫、玉浩、羅捷、王灝瑋、李玉勇等人在第二天下午就來到了蘇州觀前街新藝廣場,給了當地市民一個大大的驚喜。

來自全國各地的曲藝工作者們都沒閒着:曲藝名家李金斗蘇州大學爲廣大師生作了《傳播弘揚曲藝藝術》的主題講演;叮噹、苗阜、陳靚以及“牡丹綻放”第二批英才劉靚靚、沈彬、馮欣蕊、董其峰、趙丹丹、王聲、孫銘澤、弓瑞、趙梓琳、師亞峰等也走進劇場,爲百姓們奉上多臺演出。

多幹事,幹實事。每一位曲藝工作者都把自己當作星星之火,將曲藝藝術的火種播撒到基層各處。

“當前,我發起籌組的‘西北相聲人才培育中心’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對這個項目,我的初心就是建立一個以相聲人才培養、曲藝人才培育、創作人才會聚的曲藝人才教育綜合體。”中國曲協相聲藝委會委員、青年相聲演員苗阜表示“希望能夠用開放的思想、全方位的眼光來培育和建立一個曲藝人才平臺,逐漸補上曲藝教育投入不足、創作型人才短缺、表演型人才不足的‘產業短板’,給曲藝產業化、相聲產業化補齊‘最後一公里’”。

“目前編撰完成且已經出版的曲藝教材,除《相聲表演藝術》《快板表演藝術》和《中華曲藝藝諺藝訣和專業術語》等基礎專業類教材外,還包括更具學術性的《中國曲藝發展簡史》《中國曲藝藝術概論》及《評書表演藝術》,還有對曲藝這門學科的發展具有基礎性意義的《中華曲藝書目內容概覽》等。”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傅謹說,“這是中華曲藝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間節點,曲藝高校教材建設初獲佳績,象徵着曲藝這門古老的藝術,擁有了跨入高等教育門檻的堅實基礎。”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如今的曲藝工作者,年輕的不薄傳統,年長的不懼創新,大家都爲了一個目標:讓牡丹永遠盛開!(記者 朱蒂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