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款"並非買到即賺到 機構參與定增喜憂參半
近日,又有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定向增發股份上市公告書,基金機構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情況繼續展露。一直以來,享受“折扣價”的定向增發一直是機構低價攬籌的重要方式之一。不過,經過梳理髮現,上市公司定增並非買到即賺到,有不少基金機構在上市公司定增中“折戟”,其中不乏頂流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產品。
定增受機構追捧
近日,聚燦光電發佈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上市公告書。公告顯示,此次公司定向增發4114.66萬股,發行價格爲17.05元/股。最終獲配投資者名單中摩根大通銀行在列,獲配175.95萬股。聚燦光電上週五的收盤價爲22.66元/股,相比定增價格有32.90%的溢價空間。
濰柴動力的定向增發則吸引了更多的基金機構。上市公告書顯示,此次定向增發7.93億股,發行價格爲16.40元/股。最終獲配對象中有瑞士銀行(獲配7213.78萬股)、財通基金(獲配5377.62萬股)、高觀投資(獲配3536.59萬股)、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獲配3102.44萬股)、中國人壽資產管理(獲配3048.78萬股)、博時基金(獲配2439.02萬股)、泓德基金(獲配2251.71萬股)等。上週五,公司股票收於17.55元/股,相比定增價格有7.01%的溢價空間。
基金機構“追捧”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例子還很多。中信建投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隨着近期A股大幅震盪,權益類基金回調,定增投資憑藉其折價優勢、鎖定期收益和公司募資後外生增長等收益來源受到當下公募基金的青睞。一方面,通過定增投資可以優化組合結構;另一方面,運用定增標的替換持倉股增厚投資收益,均有效地爲投資組合提供了安全邊際。
幾家歡樂幾家愁
不過,不要以爲投資“打折款”的上市公司定增就是買到即賺到。梳理資料發現,不少基金機構在部分上市公司定增上“折戟”。
極端的例子是*ST北訊。日前,*ST北訊收到深交所《關於北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公司股票將於6月10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預計最後交易日期爲7月22日。*ST北訊於去年7月9日起暫停上市,原因是公司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年報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截至4月30日,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暫停上市後的首個年度報告,觸及了《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4.4.1條規定的終止上市情形。回顧發現,2017年出資50億元高價認購公司定增股份的7名投資者,所持股票均需鎖定三年,部分股東直到2020年6月1日纔開始解禁,而此時*ST北訊已淪爲了“1元股”。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股東名單顯示這些定增對象大多還持有公司股份。彼時的定增價格爲22.59元/股,發行對象有興隆17號資管計劃、興隆18號資管計劃、青島豐信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
另外,一些市場上的頂流基金經理,同樣在上市公司定增中“備受傷害”。例如,天味食品在去年11月以57元/股的價格,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太平資產管理、中金期貨、富國基金、景順長城基金、諾德基金等發行了2859.65萬股。當時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認購了1052.63萬股,認購金額爲6億元。上市公司日前發佈的非公開發行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顯示,上述定增股份於6月1日上市流通。由於年度分配利潤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張坤持有的股份變成1263.16萬股,並且獲得263.16萬元的現金分紅(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5元/股)。Wind數據顯示,5月31日,公司股票收盤價爲36.13元/股,由此計算,一經上市這些“打折”股份便浮虧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