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子女說「滾」自己卻最常講 孩子行爲是父母的鏡子
作者:曲智鑛/故事書寫、劉湘吟/文字整理摘自:親子天下《不孤單一起走:體制外教師曲智鑛的教育思索》
●精選書摘內容
在陪伴孩子們一路走來的這十年,我深深體認到︰光改變孩子是不夠的,影響孩子最深的,莫過於父母。
有家長跟我說,每次聽我分享家長與孩子的互動,都能讓他發現自己並不知道或不清楚的習慣,得以重新檢視與孩子的互動模式。
以下是我和某個孩子在營隊活動中的對話︰「老師,你知道我沒辦法瞭解別人心裡的想法吧?因爲我是自閉症,所以我覺得你對我的要求不合理,你真的太超過了。」「就算你不能理解別人的想法,也不代表你就可以這樣在大家面前大吼大叫,因爲這很明顯會影響到其他人。我相信你應該是知道的。再來,誰說自閉症就不能理解別人心裡的想法?」「書上寫的,網路上也有資料啊!難道你不知道?」「喔,但我告訴你,我認識的很多自閉症都理解別人心裡的想法。還有,就算不理解別人心裡的想法,也會用尊重他人的態度和方法互動。我認爲你是有能力分辨的,我也認爲你是清楚的,可以選擇用其他方法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不是大吼大叫。」「我爸爸也是這樣的,有一次他坐飛機買頭等艙的票,航空公司的人卻要他跟其他人一起排隊,他就在機場發飆了。」「我當時人不在現場,不瞭解發生了什麼狀況。但即便如此,那是你爸爸,不是你,和我跟你談的這件事無關,我相信你明白。希望下次能夠看到你用尊重他人的方式表達意見。」「你原諒我啦?」「我原諒不原諒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之後的表現如何。」「那我還可以去教室上課嗎?」「要看你的表現。」
人是習慣的動物,我們會反覆做一些事而不自知。有位媽媽告訴我,她很不喜歡孩子說「滾」這個字,而跟他們一家相處幾天下來,讓我驚訝的是,我發現最常說「滾」的其實是孩子的媽媽,唯一的區別是媽媽的口氣是詼諧、開玩笑的,而孩子的語氣通常是認真的。當我提出這個發現與媽媽討論時,她卻一點也不相信自己會說這樣的話,媽媽還告訴我,她最討厭的就是別人說這個字。另一位媽媽組織能力特強,給人的感覺是希望孩子儘可能地按照她的步調前進。舉例來說,一起出去玩,她會事先把路線都規劃好,希望大家按表操課。有一天上課前,她希望孩子能在課堂分享出去玩的經過,課前她就提議孩子跟她一起做一支分享的投影片,而我的觀察是孩子本身對做投影片的興趣不大,加上正規時間其實不夠做完投影片,但媽媽對於「完成投影片」這件事異常執着,整個時間就不斷延遲。最後還是完成了,但是過程裡孩子已經完全失去「樂趣」,我覺得也喪失了一開始設計這個遊戲的意義。當我告訴媽媽我的觀察後,她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依然陷入「過度期待孩子走在自己規劃的方向上」的習性裡,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也就是孩子當下的反應,以及這個活動核心的意義。大人孩子都要成長、進步有個媽媽跟我分享了她的「進步」。她告訴我,最近買了一支筆給孩子,兩天就被孩子弄壞了,當下自己很生氣,但和孩子互動時壓抑了這樣的怒氣。孩子問她︰「媽媽,你生氣嗎?」她回答孩子︰「我不生氣。因爲這支筆已經是你的了,我爲什麼要生氣?」我跟媽媽說︰「你能控制住不發火,已經比以前進步很多了,真棒!不過你其實是生氣的,只是你壓抑了,對嗎?」媽媽說︰「是的。」我問說︰「那你知道自己在氣什麼嗎?是什麼讓你感覺到不高興?」媽媽說︰「嗯,我想一想……」我說︰「我猜應該是你覺得纔剛買的筆,兩天就被弄壞了,你覺得很浪費?是嗎?」媽媽說︰「對的,我就是覺得浪費,怎麼那麼快就壞了?」我說︰「那我建議你要讓孩子知道你不高興。當孩子問你的時候,你可以跟孩子說︰『媽媽其實是不高興的,因爲剛買的筆就被你弄壞了。不過媽媽沒有要對你發脾氣,因爲這支筆媽媽已經送給你了,所以是你的,弄壞了你也就沒得用了。』表達生氣不一定要發飆、開罵、歇斯底里,『好好地說』也是一個選項。您真的比以往進步許多,而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努力。」有一次到上海,我帶領家長討論與反思,家長們給我的回饋是這樣的:● 原來我是這麼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我應該更信任自己的孩子)● 原來我一直沒有全然接受自己的孩子。(我要練習接受孩子的全部)● 原來我一直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訓練,消除孩子自閉症的痕跡(特質)。(我要學習賞識我的孩子,同時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特質都會對孩子的生命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我發現自己對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有耐心。(要對孩子更有耐心,同時發掘沒有耐心的原因)● 對於未來協助孩子的方向更明確了。(我要站在孩子的需求去考量,而不是隻站在自己的期待去安排)看完之後不禁深深感慨,這是多少人的共同課題啊!
★本文經親子天下授權,摘自《不孤單一起走:體制外教師曲智鑛的教育思索》
★在那個還不知道什麼是過動兒的年代,他常是老師眼中的頭痛人物,幾年後搖身一變,誤打誤撞中竟成爲專門陪伴孩子的特教師。
您有滿腹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出來嗎?《ETNEWS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灌溉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更多孕兒、婆媳、婚姻相關話題(報喜文、集氣文、抱怨文等),歡迎加入「歐膩的育兒媽媽經~姐就是要碎碎念」臉書社團一起交流討論,也歡迎大家秀出任何寶寶照、懷孕照、個人美照跟臉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