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父母眼中的孩子,常常就是鼠牛雞兔猴……
武俠片裡,很多絕世武功是靠着觀察動物而創造出來;瑜珈動作也有許多是模仿動物生態,人類與其他動物共存於宇宙,有時共生共榮、有時相愛相殺,總是有不解之緣。
農業社會的生活,食衣住行更時刻與禽、畜、獸有關聯;就連教養小孩,也常拿動物的特性來對照。
現在的年輕人或學生,可能少聽到長輩用某種動物來評論當下的體態、心態、動作、行爲,就算聽到了,想必多數人是不解其意,或者是一知半解吧!原因之一是會講的人越來越少,原因之二是,生活裡無時無刻出現在周遭的動物也越來越少!
但生於50年代的我們,對這些動物的習性與特性,早就是耳熟能詳的哪,所以長輩總能找到適當的動物意象來評價我們。
對於活潑、好動、手腳敏捷、不知輕重、不聽話、野性太重、閒晃、搞怪……長輩是這麼說我們的!
圖/pixabay
勤伯:「鬆啊,恁孫真活骨。」
松柏:「是啊,敢若是芒當丟啊,無時閒。」
芒當丟啊是閩南族羣給予褐頭鷦鶯的俗稱,又因牠們所築巢型像個布袋,又被稱爲布袋鳥。將小孩的個性行爲比喻像芒當丟啊,就是說這孩子過於活躍、坐不住,沒有一刻是安靜的;走路總是蹦蹦跳跳、不穩重。
爲什麼是『芒當』鳥?
一說:ㄇㄤˇㄉㄤ就是『望冬』,秋末稻田收割時,鳥羣會來大快朵頤一頓,希望囤積越冬的實力,所以叫望冬。
一說:褐頭鷦鶯喜歡在一種名爲『芒當草』的莖葉跳上跳下,所以被稱之爲芒當。
爲什麼加個『丟啊』?
褐頭鷦鶯體型嬌小,據閩南族羣的口語習慣,一點點、一小撮都可以說是『一丟丟啊』。就是小不點的意思。
猴跤猴手、猴跤戲仔手
鄉下果樹多、草寮多,自然爬上爬下的機會也就多。每個小孩練就一番攀爬本事,蒔緣最常做的就是爬到橘子樹、龍眼樹與番石榴樹上,跟堂姊妹斜掛在上頭,吃到過癮纔下來。當然我們也很勤快,幫忙除草、清除落葉,不但動作迅速且非常乾淨,所以長輩總是笑笑說:「這輩的猴跤猴手遮濟,吃濟嘛做濟。」
猴死囝仔、變猴弄
當時的草寮大多用來種外銷洋菇。每逢收成季節與放菌季節交替的空檔,就是我們進場爬上爬下,在陰暗的菇寮裡玩官兵捉強盜的最佳時機。
但這時是會被訓斥的,因爲玩得起勁卻不顧後果的我們,經常把竹竿架子踩斷,所以主人總是領着我們,挨家挨戶去拜託家長,要約束孩子。我們就被指着頭,聽到大罵:「猴死囝仔,講不聽,一天到晚變猴弄。」意思就是我們變着法兒玩的遊戲,其實算是惡作劇的搞鬼花招!
語言與文字,其實反映的就是生活;時代的轉變讓環境跟着變動,當然牽動着人類的生活習性與行爲,也跟着有了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