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余光中《逍遙遊》、鄭愁予《如霧起時》先登場
自去年起,行人文化實驗室執行長廖美立與陳傳興夫婦,開始執行一項令人振奮的作家影片系列計劃,邀請臺灣各世代優秀導演,爲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王文興、楊牧6位代表性的作家拍攝傳記影片,並延攬楊順清、王耿瑜擔任監製。
歷經近兩年的籌備、拍攝及後製工作,這6部片陸續殺青。由陳懷恩導演的余光中影片《逍遙遊》、陳傳興導演的鄭愁予影片《如霧起時》率先打頭陣,將分別在10月底的高雄電影節及紀錄片雙年展放映。
此外,由楊力州導演的林海音《兩地》、林靖傑導演的王文興《背海的人》、溫知儀導演的楊牧《有人》、陳傳興導演的周夢蝶《化城再來人》等全系列6部片,將在明年3月舉行聯合放映。
回顧拍攝過程,陳懷恩坦言:「面對文學大師,壓力很大!」他和編劇徐浩軒埋首書堆,從余光中作品中找尋靈感,最後決定以他青春盛年時的代表文集《逍遙遊》爲影片定調:「這本書提及他許多切身的生命歷程,我相信這些經歷深深影響他此生的創作,因此我想補捉如今八十多歲的他,又走到了什麼樣的狀態。」
既然是逍遙「遊」,陳懷恩突發奇想帶着余光中去遊山玩水,安排了一趟墾丁旅行,「在旅途中他輕鬆多了,一路上愉快地朗讀他20多年前書寫墾丁的文章、回顧創作過程,終於讓我近距離捕捉到他當下生活的樣貌。」接着,陳懷恩又隨余光中去了一趟大陸江南演講之旅,以他深愛的故鄉與長住大半生的臺灣互相對照,在「旅遊」的架構上勾勒出余光中的文學身影。
任教於清大外語系的陳傳興早年曾在法國學電影,這次難得執導演筒,以詩意雋永的影像呈現浪漫詩人鄭愁予。影片一開始,一本詩集默默被點火燃燒,流放水中,隱喻着早年鄭愁予的同學爲怕他留下的詩集涉及敏感,只好燒書毀跡,充滿時代意義。影片中訪談大量同輩詩人如辛鬱、瘂弦、羅行等人,也同時是爲50年代臺灣詩壇的黃金時代作傳。
深研臺灣現代詩的陳傳興,借用十四行詩的結構,用影像詩的形式,呼應詩人的一生。拍攝期間,他出機多達40多趟,跑遍臺灣、金門及美國。爲了「拍出活生生的人」,他認爲最大的挑戰,就是與作家建立朋友般的信賴感,才能帶出他的生活氣味。他描述眼前的鄭愁予一如詩中浪漫、隨性,「沒想到他本人更像個大孩子,好動得停不下來。」
陳傳興自述是喜歡照着腳本進行、不期待現場偶發靈光的導演,因此準備了嚴謹的拍攝大綱,每個橋段都事先設想好,光是訪談瘂弦時,列給他的題目就印了滿滿4頁。但美麗而意外的「神來之筆」,便是遠赴耶魯大學訪鄭愁予時,採訪到他的好友、高齡96歲的張充和。那時冬季的耶魯正飄着皚皚白雪,時序從夏至冬,在影片中達到了完美的起承轉合。
6位重量級作家與6位知名導演,陳傳興笑說,當初曾爲作家與導演間的「配對」傷透腦筋,無非是希望兩位藝術家之間能激盪出精彩火花,因此他並未設定統一風格,給予每個導演充分發揮的空間。「不僅導演之間隱隱有正向的競爭,每部片也像是導演與作家的決鬥!」
可想而知,接下任務的導演莫不戰戰兢兢,如溫知儀親自到政大上了楊牧一學期的課;編劇徐浩軒把余光中所有作品都讀到熟爛;本身也寫作的林靖傑,則與不用電話的王文興來回傳真討論,被陳傳興笑稱:「兩個人像在用傳真機談戀愛!」
過去讀者對作家的認識往往來自文字,近年影音科技發展,影像用另一種方式將作家帶到了我們眼前。過去如春暉影業公司「作家身影」系列、公視「文學風景」系列,都曾拍攝過作家紀錄片。不過,這次行人的企圖顯然更大,希望超越影片「紀錄」功能,用影像本身的敘事魅力,讓作家走出紙頁,呈現他們豐富立體的人生風景。當這6位前輩作家一字排開,影像彷彿正在寫着半頁戰後的臺灣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