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大推科技執法 去年空污罰金近3000萬

臺南政府環保局在全市機動架設聲音照相」儀器取締高噪音汽、機車。(本報資料照片)

南市政府交通局在中西區中山路、西華南街口試辦智慧安全路口以來,逆向行駛違規大幅降低67%。(交通局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全臺許多政府機關紛紛採用大數據、人工智慧(AI)協助治理,臺南市政府也從去年起陸續採用科技協助執法。其中,科技運用在取締交通違規及環境保護上,成效最明顯,除大幅下降紅燈37%,更減少逆向行駛67%;去年的空污罰金也高達2813萬元。不過,市府強調,科技執法的目的,並不在開單處罰民衆,希望市民能遵守相關法令。

市府交通局去年12月透過大數據,挑選人潮聚集、違規行爲嚴重的中西區中山路、西華南街口試辦智慧安全路口。其中,除在行人安全保護裝置方面,以行人地崁燈、行人號誌輔助屏(VMS)及智慧有聲號誌等創意聲光方式提醒應依行人號誌燈號穿越馬路外,另在車輛違規告警系統以CCTV搭載AI智慧科技,即時偵測中山路機車逆行、汽機車闖紅燈及跨越停止線等違規行爲,並於LED資訊可變標誌(CMS)即時顯示違規車輛車牌號碼及違規行爲資訊,以達到警示效果,希望減少違規行爲。

交通局說,智慧安全路口啓用以來,發現機車闖紅燈、逆向行駛等違規行爲,從去年啓用前平均每天124件、129件,大幅下降至每天78件、42件,下降比率分別爲37%、67%,顯示智慧安全路口的即時警告已有明顯效果。

警局今年也根據大數據統計的易肇事地點,在市區內擇定中華西路與府前路口、永康中華路中山南路口,分別建置「路口多功能交通違規科技執法系統」,用來取締闖紅燈、紅燈越線、超速、路口未保持淨空、直行車佔用左(右)轉專用車道、左(右)轉車佔用直行車道等違規事項。

另外,在臺南火車站前的北門路段圓環衛民街口),也設置「自動辨識違規停車科技執法設備」,以改善違規停車;並在東區中華東路凱旋路口設置「車輛未依規定轉彎科技執法設備」,取締車輛未依規定轉彎;還在龍崎區市道22K至28K處,設置「區間平均速率科技執法設備」,規範駕駛人的超速行爲。

市府環保局去年也運用多項科學儀器,執行查察污染管制工作,像使用無人飛機(UAV)搭載紅外線熱顯像儀(FLIR)等,清楚掌握市內的空氣污染情形,以科技輔助人力稽查;並建置全臺數量最多的1400顆微型感測器,部署在各大工業區周邊及畜牧異味陳情區域周邊及高車流量周邊,嚴密監控轄內空氣污染排放。

環保局說,運用科技設備該局去年針對工廠、工地、露天燃燒等違反空污法共開出250張罰單合計裁處金額高達約2813萬元;至於今年1至3月也對工廠違反空污法開出36張罰單,合計裁罰800萬元。

鑑於經常在夜半擾人清夢的噪音問題,環保局從今年起,在全市機動架設「聲音照相」儀器,取締高噪音汽、機車;尤其是民衆陳情及高噪音車好發路段,汽機車通過儀器只要噪音超過管制標準立即開拍取締,拍到超標均依法開罰1800至3600元。

市長黃偉哲指出,臺南市雖以文化古都及科技新城自居,但如果科技的力量能更有效協助市政的推行,帶給市民更好的生活環境,臺南當然沒有理由拒絕。但科技執法取締交通違規、空污及噪音的目的,並不在開單、處罰市民,而是希望遏止違規與事故,並維持路口通行安全,以及環境的乾淨與安寧,市府也呼籲市民應遵守交通和環保政策規定,不要心存僥倖傷了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