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急漲急跌惹人愁 誰能熨平“豬週期”波動

編者按:據國家商務部公佈的週報數據,2020年,豬價高位波動運行,最大漲幅達27.48%;進入2021年,豬價卻一路急挫,生豬現貨價格已連續下跌5個月,累計下跌幅度超50%。豬價週期性大幅波動,使豬農和消費者均叫苦不迭,“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兩難問題一直困擾着生豬養殖業。

本報記者密切跟蹤這一現象,實地走訪調查養殖場,並採訪了豬農、行業分析師及龍頭公司,從產業鏈上下游探尋應對豬週期之道。

價高傷民價賤傷農 豬週期到底該怎麼辦

漲價人人笑嘻嘻,現在豬價跌得多,人人臉上苦兮兮。”長沙紅星批發大市場凍貨部門經理李來福感慨地向證券日報》記者說,“好多送豬的老面孔消失好久了,人人都說這一行不好做,以後不做了。現在一頭豬平均虧500元,凍貨也是虧的,一頭豬能賺1000多元的好日子像是做夢。”

生豬養殖業週期性大幅波動使豬農叫苦不迭,“賺一年賠一年”的尷尬情況反覆發生,“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兩難問題難以解決。尤其在今年,豬價短期快速下行,期貨現貨接連下跌,屠宰零售端接連降價。豬週期到底該怎麼辦?如何能跳出豬週期?《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爲,生豬週期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多種因素同頻共振導致其劇烈波動,還存在囚徒困境博弈、追漲殺跌情緒羊羣效應心理等內在機制影響

受訪行業人士表示,如能有序釋放先進產能,逐步淘汰散養戶,推動產能向頭部企業集中,有望熨平豬週期的部分波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鑑2016年智利三文魚赤潮事件及後續政府和產業的舉措,借鑑其教訓和經驗,可爲我國生豬養殖業提質增效、熨平波動打開新思路”。

漲價預期落空艱難尋找出路

李來福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前年豬價上漲,去年豬價高位運行,激發了大家的養殖熱情。很多養殖戶賭今年也是生豬大年,殺成白條肉存在凍庫裡。但是,豬價不漲反跌,疊加生豬出欄和凍肉出庫造成雙殺,導致今年豬價下跌超出預期。現在流行兩種觀點,一部分人認爲七月、八月會有一波反彈,仍在苦苦守候;另一部分人認爲下落行情要持續到明年乃至後年,應當止損出局。”

李來福補充說:“我們的冷庫裡堆滿了凍肉,還有豬肉源源不斷送來。現在是夏季,凍肉銷量不好,一進冷庫肉價就要打八折乃至七折,越發賣不出價。養殖戶心裡沒有底,連母豬都偷偷低價處理給流動攤販了。”

2021年前兩個月,多地爲鼓勵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出臺了專項貸款、活體抵押、生豬貸款等信貸業務,養殖戶擴大規模後卻未能等來豬肉上漲行情,現在已是進退兩難舉步維艱。

有一部分散養戶慶幸“倖免於難”。散養戶劉某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家裡只養了兩頭豬,供孩子結婚時候用。每天喂一些玉米、紅薯、糠,配合使用20元一包的添加劑。仔豬是去年初冬的時候捉來的,差不多3000元一頭。要是豬價繼續跌下去,年底養成肥豬也只能賣3000多元一頭。好在是家裡自用,損失尚能承受。”

與苦惱哀傷的大戶、暗自慶幸的小戶相比,大型養殖場則有壯士斷腕的悲壯。某大型養殖場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在建工程已全部叫停,尚未報批報備的項目一律下馬,已完工的項目暫不啓動,已投產的項目壓縮產能。同時做好防疫措施,調整飼料成分,減少豆粕用量,壓縮人工開銷,想盡一切辦法把綜合成本往下壓。不然未來會更被動,豬肉市場的冬天纔剛剛開始。”

生豬價格連續下行難有起色

東方財富CHOICE終端顯示,生豬期貨自上市之後連續單邊下跌,生豬期貨主力合約從掛牌交易時的30044元每噸一路跌破20000元每噸的關口,累計下跌達到33.43%。

財信期貨總經理沈衆輝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經調研瞭解,湖南省豬肉市場供應充足,需求平穩,不僅生豬期貨跌幅擴大,現貨零售均價跌幅也在擴大。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各路資金集中進入生豬養殖市場,加大生豬供應量,填補了國內豬肉需求缺口。由於飼料價格上漲,豬價無望上行,養殖戶爲了止損加大生豬出欄力度,疊加夏季紅肉消費淡季等因素,導致豬價‘跌跌不休’。未來一段時間,豬肉價格將在下降通道內運行。”

惠農網分析師李彬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生豬價格連續下跌有多方面原因。出欄豬源大幅增加,豬肉消費需求下降,進口豬肉增速上升,屠宰企業借勢壓價,最終導致豬價超跌。端午節後可能有一波反彈行情,主要受暴雨天氣短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豬調運,但是缺乏持續上漲基礎。”

能否在豬肉價格下跌時收儲,避免肉賤傷農;在豬肉價格上漲時出貨,避免肉貴傷民?6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發佈了《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該預案明確表示,要建立價格過度下跌情形下的儲備響應,以有效“託市”,同時要建立價格過度上漲情形下的儲備響應,穩定市場價格。

提升產能集中度熨平豬週期波動

對於價格預警、託市穩價等措施,養殖企業普遍表示歡迎。有觀點認爲,如要從根本上解決豬週期的劇烈波動,應當從產業結構入手,及早將養殖產能向頭部企業集中,儘早出清低端落後產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果生豬養殖產能集中到頭部企業,可以熨平豬週期部分波動。散養戶屬於生豬產業落後產能,逃避監管,私自屠宰,搞亂市場秩序,影響供求關係,增加預測難度。只有完全淘汰落後產能,才能推動先進產能向頭部企業集中。”

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國際貿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曹二保贊同上述觀點:“養殖業普遍存在週期現象,這與產能分散、門檻低、散養戶居多有關。生豬養殖業存在典型的囚徒困境,豬價上漲,行情向好,各路資金生恐踏空行情,於是一擁而上。豬價下跌,行情轉淡,各路資金生恐遭受損失,於是一鬨而散。整個行業追漲殺跌、盲目從衆的情緒濃厚,呈現明顯的‘羊羣效應’。集中產能可以增加信息透明度,可以部分消除信息不對稱,進而熨平週期的部分波動。”

三文魚養殖業是全球養殖業中集中度最高的產業之一,這一行業能否帶來啓示?

UCN海產資訊主編胡路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6年,智利三文魚產業經歷赤潮,智利政府改變放任自由、無序發展的產業政策,採取養殖牌照、現場檢查、定期報備、懲罰機制等多種產業管制措施,推動智利三文魚養殖產業向精細化管理、無抗養殖、數字技術等方向升級。從全球三文魚養殖業發展路徑來看,先進產能向頭部企業集中,確能提升價格預測水準,熨平週期部分波動,抵禦病害天災衝擊,有力支持政府精準施策和靈活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