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鬱慕明》慎防「中美共管臺灣」隱藏的「託管論」

圖爲2020年13屆第3次全國人大會議。(中新社資料照)

大陸一年一度的全國政協及人大會議閉幕。在會議期間,解放軍發言人吳謙外交部長王毅接連對媒體發聲,前者強調「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中國必定實現完全統一」,後者則表明「中國政府臺灣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

吳謙還提到軍費預算相較去年有所增長,就是針對「分裂祖國的壞分子」、「民進黨當局堅持臺獨分裂立場帶來的威脅」。由此可知,大陸對民進黨當局自去年大選後不斷升高的「以武謀獨」,並非視而不見,民間持續高漲的「武統論」也影響了中共中央及解放軍,不只是做出表態,還得有隨時對「壞分子」作戰的武備

面對大陸強硬的發言,臺灣陸委會呼籲對岸放棄武統的選項。然而,臺灣整天要大陸正視臺灣民意,那14億人高度統一的「統一」意志,臺灣又如何因應?說來說去,民進黨當局的應對之策無非兩條:一是「拖字訣」,另一則是「倚美謀獨」。

但「拖字訣」的前提必須建立在大陸對「和平統一充滿希望,所以不急於對臺灣施壓。諷刺的是,蔡英文上臺否認九二共識,正是她自己摧毀了這一前提。蔡英文當局的路愈走愈窄,只有寄望「倚美謀獨」,不斷向美國俯首就範,而川普政府也的確給了蔡英文當局不少「美臺升級」的糖衣諸如通過大量軍購、開放高級官員訪臺、擴大軍事與情報交流,把臺灣用作對抗大陸的馬前卒不具名分卻又實際受美國操縱的「海外屬地」。

這種猶如「託管地」的國際身分,實際上一直都是美國與臺獨分裂勢力合作的方案。早在二戰結束前後,美國中情局(CIA)的前身「戰略情報局」(OSS)就來臺發展間諜組織,策動臺灣脫離中國,由聯合國宣佈美國託管的計劃。228事件時,更由在臺特務葛超智煽動島內仕紳請求美國託管。韓戰爆發後,美國基於反共抗俄,承認國民黨政府代表中國對臺的統治,但仍暗中支持親美反蔣勢力,鼓譟「臺灣地位未定論」,改「託管論」爲「住民自決」,這便是臺獨運動的起源。

美國這股鷹派勢力的思路,本是考慮臺灣人的「排外」心理,不宜直接由美國出面「託管」,才改由臺灣人自決爲一個親美反中的共和國。然而,這種傳統的老臺獨,經歷中美之間實力消長,已成爲中國大陸零容忍的「法理臺獨」,在臺灣島內也很難獲得民意支持。因此,蔡英文領導的「新臺獨」成爲美國新寵兒,那便是打着「維持現狀」的旗號,一邊打壓「喜樂島」這些爭取公投獨立的「老臺獨」,一邊將臺灣打造成實質美國託管地的地位。

這種積極拉美國管控臺灣的路線,比起赤裸裸的「法理臺獨」對大陸更具迷惑性,這一點從大陸近來又捲土重來的「中美共管臺灣論」即可察覺。昔日陳水扁時期,爲因應民進黨甚囂塵上的「正名制憲」,大陸除了發佈《反分裂國家法》,就是尋求與美國共同壓制臺獨,這一模式被部分大陸學者稱爲「中美共管臺灣」。隨着拜登上臺改採緩和姿態,大陸不少人又開始寄望於此。

然而,中國發展遠超美國預料,促使美國危機感驟升,加上美國已扶植蔡英文爲首的「新臺獨」取代老臺獨,難怪北京大學李義虎教授直言,「中美共管臺灣」是緣木求魚。民進黨當局妄想把美國拖下水,一邊「倚美謀獨」,一邊利用大陸學界對「中美共管臺灣」的幻想夾縫求生,卻未注意臺灣反而會因美國對大陸強硬而引火上身,又或者是在美國對大陸妥協下被出賣,瞬間從「棋子」變成「棄子」。

臺灣本可掌握主動權,基於九二共識,與大陸開展政治談判共商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真正超越「中美共管」或「美國託管」的「自管」,既在臺灣享受高度自治,又能與大陸共享民族復興,在世界上昂然挺立。奈何如今在民進黨當局私利的計算下,卻甘爲連「臺獨」之名也放棄的美國附庸,自我放棄在兩岸中國人談判中的地位,只能說是冥冥中自有定數,一切都是歷史共業造就的結局

新黨榮譽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