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後蔡時期」應慎防美中臺變局

中共二十大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

執政屆滿10週年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天在中共二十大開幕進行報告時,對今後5年的對臺工作提出政策報告。習的綱領性闡述,有民族大義,有武力威嚇,有軟有硬,應是延續江澤民、胡錦濤時代的綜合版,但在國際情勢與美中臺關係急遽變動的大背景下,對處在「後蔡時期」的臺灣朝野領袖應審時度勢,慎防美中臺再次出現不可逆變局。

美中爭霸 臺灣深陷兩難抉擇

從中共十九大以來,美中臺關係變化,關鍵轉折在美中兩強的政治體制出現「不對稱競爭」。2018年3月15日,大陸全國人大通過修憲案,將國家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限制刪除,北京稱這有利於維護「習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項歷史性的修憲案,卻成爲當時川普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戰,以至爆發戰略衝突的導火線。

2017年底,在習剛開展第二任期之際,當時仍在摸索美中架構的川普應邀訪華並在紫禁城茶敘時,爲拉近與習的情誼,曾以平板電腦秀出他外孫女以中文背頌古詩詞影片。然而,4個月後,在大陸通過修憲案前夕,川普突然透過推特開除提勒森,任命鷹派的中情局長蓬佩奧接任國務卿,開啓全面戰略競爭,拜登上臺後,美中爭霸形勢已難轉變。

美中戰略衝突,臺灣應否選邊站隊,始終是兩難抉擇。臺灣應否屈服於美國國會議員的軍經利益,或捨棄臺灣在地緣政治的戰略價值,應有再思考、再評估的理性決策空間。以8月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爲例,即使拜登「預防性勸阻」,國務院與五角大廈都憂慮的敏感行程,蔡政府竟連「撤邀」的能力都沒有,最後卻讓臺灣丟失海峽中線的戰略防線,即爲嚴重誤判、決策失能的明證。

美中臺關係的交互影響,40餘年來,始終是決定兩岸走向的主旋律,從臺美斷交/中美建交、對臺軍售/抵制軍售、李登輝訪康乃爾/對臺射擊軍演,以至裴洛西訪臺/共軍鎖臺軍演,中南海領導人掌握美臺關係的突破或重大進展,中共解放軍更趁勢戰略東擴,進而壓縮臺灣海空軍的防禦縱深。這是蔡政府極端操作「親美抗中」路線的最慘痛結果。

親美抗中 臺海錯失防禦縱深

臺灣朝野對美政策是有共識的,但「親美」並不必然就要「抗中」,如2015年兩岸最高領導人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的「馬習會」,雙方爲避免美日誤解,會前約定透過各自外交管道知會相關各國,可見兩岸對於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只要採取戰略模糊,擱置爭議、務實協商,還是有寬闊的交流與對話空間,關鍵就在領導人的決策意志與承擔的勇氣。

11月底前,中美臺決策層將相繼迎來新局面,習近平在二十大之後將開啓第三個任期,主導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拜登能否在11月初的國會期中選舉保住有利執政地位,或提前變成跛腳總統,將影響今後的美中戰略競爭。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雖不能與2024大選劃等號,但也將影響蔡英文最後19個月任期的執政路線。

兩岸論述 選後亟需務實提出

「後蔡時期」臺灣即將面臨的兩岸挑戰,不論是追求永續執政的民進黨,或徐圖東山再起,挑戰執政大位的在野黨,都無法逃避美臺與兩岸關係的敏感課題,也必需對當前快速變動的美中臺情勢,提出務實可行的執政論述。歷史經驗反覆證明,國際因素雖是主導臺海形勢變化的現實壓力,但執政領袖的民意基礎仍是引領政策走向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