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山過苗年 給你最原始的少數民族春節
苗年是苗家人的大年,也是一年裡勞作的結束與新年的開始。貴州省雷山縣是全國境內完整保留苗年習俗爲數不多的區域之一。
苗年鼓藏節的表演
何時過苗年?
苗語稱苗年“能央”,直譯爲“吃年”。苗年既是苗族人過年,也是慶祝豐收和祭祖的重要節日。與春節不同的是,過苗年的日期,各地並無統一時間,不過一般集中在農耕稻作結束的農曆十月到十一月之間。每個地方的自然、氣候不同,有些地方選擇早一點過,有些選擇晚一點過。
苗族人有自己的古老曆法,按苗歷的算法,一年只有熱、冷兩個季節,二者交替的農曆十月,既是熱季的結束、也是冷季的開始。
黔東南雷山縣的苗族一直保留着“以十月爲歲首”的紀年法,每年的農曆十月,雷山苗寨一派歡騰,每個寨子都在過年。整個苗族地區的過年氣氛,都集中在雷山。雷山當地通常選擇農曆十月上旬的第一個“卯”日過大年(相當於春節的年三十)。有的村寨年節活動七到九天,有的村寨過十一天。即便在同一地區,各寨“苗年”也並不全在同一天過。苗年節有經寨老協商,按順序進行的習慣,大體在同一週期而非同一日,每個村落間會相差上三五日,爲了讓附近的村寨可以相互走訪,所以整個農曆十月間,雷山縣的苗寨都在相繼過節。雷山苗族民衆視苗年爲至重,每逢苗年,外出的人不管多遠都要回家與親人過節團聚。
這種習慣,也使得“苗年”成爲村寨間交流的紐帶。我曾經在長途汽車上遇到一夥年輕人去某個寨子趕苗年,聽他們說,如果時間安排得好,可以每天在不同的寨子過年。這樣的節慶時間安排,能看出人情味和靈活性。
巡遊
苗族的祖先爲了獲得生存空間,曾進行數次大規模遷徙。黔東南的雷山縣是苗族大遷徙路上最重要的聚居地。距凱里一小時車程的雷山,苗族約佔全縣總人口的84%。每年苗年節日,雷山都會舉行規模宏大的盛裝遊行,縣城確定日期後,轄區內每一個苗寨都派出隊伍,展示村寨的傳統服裝,舞蹈,和文化。節日當天,由上千名苗族同胞組成的巡遊隊伍會繞城一圈,大街上一片歡騰,千人歌舞,銀飾閃耀的場面在全國也屈指可數。
苗年巡遊的隊伍中,不論男女老少,都穿着代表本村寨的傳統服裝,女人們更是盛裝打扮,展示出苗家精美的服飾文化。苗族的服飾千變萬化,不同的寨子,顏色和樣式都不盡相同,刺繡的圖案也極爲豐富。這些服裝從織布到漂染、縫製、一直到最後的繡花,都是手工完成。由於工藝講究,苗族婦女製作盛裝需時很長,要兩到三年才能完成一件,一般來說,每個苗族婦女一生也就準備一套盛裝,只在節日裡穿。
有一種說法是,原先苗族也有自己的文字,只因先民不斷遷移和躲避戰爭,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文字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繪在衣服上的圖案。當地的朋友告訴我,繡在身上的圖案和元素都是有講究的。褶裙上的彩色線條、披肩上的棱形紋、雲紋、背牌上的方形紋、花帶上的水波紋,都有具體意義,它們與苗族祖先遷徙的歷程和遠古家園的追憶有關。
盛裝打扮的姑娘們,個個頭戴銀冠,髮髻插銀梳,耳配銀耳環,頸戴銀項圈,手戴銀手鐲,腰捆銀腰鏈,細細數來,身上種種銀飾可能多達幾十種。
苗族人對於銀飾的喜愛由來已久,也特別善制銀器。每當家裡女兒出嫁時,家人就用白銀做成飾品送給她們做嫁妝。苗族盛裝銀飾以繁、重爲美,一整套下來有好幾斤之重。這些銀飾掛在身上,隨着行走的擺動,銀子互相摩擦碰撞,嘩啦啦地響成一片,聽起來非常悅耳。
過去的這個苗年,縣城裡舉辦了長達幾公里的“苗年”巡遊。近30個方陣沿着縣城街道徐徐前進,許多人手執各種民族音樂器具,敲敲打打,載歌載舞。遊行的隊伍中還包括蘆笙舞、銅鼓舞、百鳥衣服飾隊、苗歌隊、鼓藏節、銀飾鍛造、織錦技藝、苗族蠟染等,雷山縣十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
巡遊的隊伍繞雷山縣城一圈後,所有的方陣都集中到縣城中心的木鼓廣場,然後上演一場慶祝苗年活動開啓的文藝演出。之後,長達近一公里的千人長桌宴也是苗年裡一道不可少的風景,所有參與巡遊的人員和遊客一起共進晚餐,享用苗家的酸湯魚,和苗家的米酒。在雷山過苗年,屬於這一天的回憶將會是令人非常難忘的。
巡遊後的千人長桌宴
苗年吃什麼
在過苗年之前,家家戶戶都要做好節前的準備工作。每家每戶打掃樓房、備足柴薪、要給小孩縫製新衣、購買節日用品、還要早早的釀好米酒、殺雞宰牛、準備豐盛的年食,以迎接苗年的到來。
苗族酷愛十二生肖,以十二生肖輪迴紀年、紀月、紀日。流傳於雷山縣的《苗年序歌》中唱道:“年年冬月間,逢虎把豬殺,逢兔打粑粑”,說的就是農曆十月,虎日殺年豬,兔日打年粑。
雷山苗年最隆重的大年,一般選在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兔”(卯)日送舊年,這天相當於我們的年三十。“龍”(辰)日迎新年,這天爲新的一年開始。一直過到“牛”(醜)日,苗年結束。
“兔”日的前一天是“虎”(寅)日,按傳統的說法,虎克豬,所以這一天是殺豬的好日子。一大早燒開水,提前約好的房族兄弟過來幫忙宰殺,當天還要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吃庖湯飯(年豬飯),並送幾斤豬肉給他們,分享過年的喜悅。
殺完年豬,這一天有的苗家人還要去田裡捕魚。魚象徵人丁興旺,是過苗年不可少的祭品佳餚。過年前一兩天,各戶都會到自己的稻田中捕撈三五斤鯉魚,以備節日之用。還要煮成“凍魚”,留作祭祖和第二天的“年早飯”吃。
“虎”日一過,第二天屬“兔”日,相當於漢族的大年三十。這天被視爲舊年的最後一天,從這天開始,苗族同胞就開始正式歡慶自己的新年了。黎明時分,家家戶戶,便開始殺雞、殺鴨、殺魚,準備年飯忙碌起來,這一天的年飯最爲豐盛,講究“七色皆備”,“五味俱全”,並用最好的糯米飯打“年粑”。
打餈粑
過年吃餈粑,並非苗家人獨有,糯米做成的餈粑,卻被苗家人擡到無以復加的重要程度,是年貨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項。只因糯稻是苗族世代耕作的糧食作物,打年粑不僅是傳統,也是對先祖的緬懷。
兔日,家家蒸糯米飯,打餈粑。製作餈粑的過程十分講究,首先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在蒸籠裡蒸熟,然後再倒入粑槽內,用木杵使勁捶打至黏成一團,再用手捏至團狀,按壓,染紅,放在桌上晾乾。手工打糯米粑比較費力,一般是男人來打,做好的餈粑一是自家留着吃,二來饋贈親友。
兔日這天,一些苗寨在早上就開始祭祖,在飯菜快要做好時,家裡的長輩要在自家神龕插香燒紙,並以酒肉和糯米粑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同時祈求家人幸福安康,保佑來年豐收。
系列祭祀儀式完畢後,大家纔可以動筷子,端酒杯,吃好菜。兔日這天的年飯比較早,在家中暢飲之後,婦女們留在家中接待客人,成年男子則開始到房族兄弟和朋友家裡串寨吃酒。
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裡吃年飯,守歲到午夜。過了十二點後,就到了“龍”日,噼裡啪啦的破竹聲震響整個苗寨,“龍”日相當於新年的第一天,每家每戶都要放鞭炮除舊迎新,表示迎接龍進家。
“龍”日,是大年的“初一”。雞叫以後,天未亮當家的男人就要起牀,煮飯、殺雞殺魚,開始準備這一天的“年早飯”,也叫“龍晨飯”。在飯菜快要做好時,每家長輩還是在家主持祭祖,過程與昨天的相同,邀請祖先神靈先品嚐苗年的食物,會唱古歌的男主人還會唱上幾句。“龍”日這一天,姑娘婦女們不用做家務,早上起來在樓梯口梳頭後即可用餐。這天每家要祭祖,所以上午忌諱拜年。要等吃過午飯以後,纔打開大門,歡迎別人來“踩年”。這個活動類似漢族的拜年,來拜年的大多是自家的房族兄弟,寨外客人來拜年也是歡迎的,主人家都會用好酒好菜熱情招待。
跳蘆笙、踩銅鼓
苗族過大年從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間,還要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如跳蘆笙、踩銅鼓鬥牛、鬥鳥、苗歌比賽、遊方。
蘆笙是苗族人民特別鍾愛的樂器。從年初二的“蛇”日開始,各村寨會舉行五至七天的跳蘆笙盛會。苗族女子以能歌善舞爲榮,只要聽到蘆笙響起,都會身着節日盛裝,來到蘆笙場盡情歡舞。
跳蘆笙就是男人領吹蘆笙,女人跟着蘆笙旋律跳舞,步調一致走成圓圈。在歡跳蘆笙行列中,一般盛裝在前,便裝在後,高者在前,矮者在後,層次分明。“跳蘆笙”節奏緊湊、旋律明快,每逢節慶集會,人們都要在蘆笙所吹奏出的音樂中盡情舞蹈。
苗年裡的“猴”(申)日,寨中還會跳起“銅鼓舞”。跳之前先要“起鼓”,由寨上保管銅鼓的主人一家跳過幾圈後,全寨的男女老少才能接着跳。跳銅鼓的形式、節拍、與跳蘆笙相同,也是圍成一圈,在蘆笙伴奏下,踏着銅鼓的節拍,圍着鼓柱歡跳,名曰“踩鼓”。基本上,“跳蘆笙”和“踩銅鼓”這兩種活動,在節日總是同時出現。
跳蘆笙時,也是青年男女互遞情意的好時機。寨上姑娘與寨外青年晚上在一起吹蘆笙,唱情歌,苗話叫“遊方”。吹蘆笙、踩鼓、遊方要延續數天,一直到“鼠”日才結束。然後年輕人們又聚攏到下一個過苗年的寨子,繼續歡樂。
苗年期間,縣城每天都舉行跳蘆笙比賽
鬥牛
苗年的民俗活動有很多,除了跳蘆笙,還有一項活動人人都喜愛,那就是鬥牛,當地人則叫“牛打架”。
與西方的鬥牛不同,苗族的鬥牛並不是人與牛鬥,而是讓兩頭水牯牛以角相抵鬥爭勝論負的活動,被稱爲“東方式鬥牛”。
鬥牛是苗族最古老最傳統的娛樂活動,有“逢節必鬥”之說。一至苗年各村寨之間便相約鬥牛,相鄰的幾個寨子牽着自家擅長搏鬥的水牯牛到規定的場地去鬥,男女老少都會集攏於此看熱鬧,有的地方也流行鬥雞、鬥鳥活動。
自古牛就是人們耕種勞動最重要的夥伴,而牛的健壯正是苗人崇尚的力量,傳說裡苗族祖先蚩尤就是銅頭鐵額,牛首人身,所以苗家人對牛十分崇拜。家人喜愛鬥牛,是長久以來形成的文化傳統,帶有苗族牛圖騰崇拜的遺蹟。
參加鬥牛比賽的牛可以分兩類,一種是耕牛兼鬥牛,這種牛比較雄健、平常耕田犁地,節日拉去鬥一鬥,主要爲了娛樂。還有一種是更爲專業化的鬥牛,這種水牛是根據各種條件精選出來,爲一個寨子或一個家族擁有,平常不耕作,並由專人進行調教和飼養,只爲打比賽。
每年雷山苗年期間,雷山縣城的體育場都有專業化的鬥牛比賽,非常熱鬧。鬥牛大賽要連續舉辦三到五天,吸引黔東南周邊各縣和其他的鬥牛愛好者前來參與,比賽地點就在縣城的體育中心。
如今的鬥牛比賽,基本由民間鬥牛協會來組織,有具體的參賽規則和獎金方案,比賽組織人員對參加比賽的鬥牛,會根據年齡,體重分成好幾組,再由牛主抽籤排定對手,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比賽。每場比賽五分鐘,實行淘汰制,經過數十輪角逐,最後勝出的就是“牛王”。
鬥牛身上還被打趣地寫上了諢號
鬥牛當天,各寨在牽牛出征之前,都會舉行一定的儀式,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爲牛壯行,鼓勁。各寨的牛王還有各自的名號,如“黑霸王”,“威震天”等,這些名號比賽時都寫在各自的牛身上。鬥前,主人都要用牛角杯給牛灌酒,以激發牛的鬥性。
鬥牛屬於那種直觀感受非常強烈,對於不懂的人來說,牛打架時展示出的力量與衝撞激動人心。而對於懂門道的人來說,看的更多是鬥牛時的技巧和招式。
鬥牛開始,主人把牛拉到場地的中央,然後讓兩牛相對。在相距約數米處,同時將牛鼻繩放開,鬥牛就開始了,兩牛相見,鬥性勃發,猛衝過去,牛角相抵,鏗鏘有聲,雙方鬥牛隊伍都在旁吶喊助威。只要鬥到其中一頭牛逃跑,就算分出勝負。
比賽場上,有的牛一斗就很快決出輸贏。有的激戰很久,突然體力不支,落荒而逃。有的牛一上來處於弱勢,後來找到對方弱點,反敗爲勝。有的勢均力敵,僵持不下,於是膠着在一起。規定每場只鬥五分鐘,如果角鬥到預定時間,仍不分勝負,則由場內的拉牛士,用粗繩套住牛後腿,同時往後拉將牛隔開,視爲平局,雙雙晉級下一輪。
二十六頭鬥牛經過數十輪角逐,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剩下三頭,晉級決賽。能進前三名的牛,從鬥志,技巧,體力來說都是最好的。決賽採用車輪戰的方式對決,最後勝出的牛,就會被稱爲“牛王”,爲村寨帶來榮譽。人們爲獲勝牛王歡呼,給它戴上紅花,披上錦旗,如英雄般被村裡的男人們簇擁着離場,牛主人獲得獎金額度也是比較可觀。
鬥雞
苗年開始後的三至五天內,各個村寨嫁出去的女人們都帶着孩子,和丈夫一起挑着豐盛的年貨回孃家,給父母拜年,這就是“姑媽回孃家”。與漢族媳婦過年回孃家有所不同,苗族回孃家不是獨來獨往,而是一起結伴而行,有時會是近百人的隊伍集體回孃家,場面頗爲壯觀。在貴州苗族地區,對嫁出去的女人(不分年齡大小)統稱爲“姑媽”。過去回孃家比較分散,都是三三兩兩結伴回去,近些年,部分地區的姑媽們開始互相邀約,形成同村姐妹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回孃家過年的習俗。一些村寨互相影響,如今黔東南各地都掀起了“姑媽回孃家”的活動熱潮。
雷山縣的各個村寨,每隔一兩年都會搞一次大型的“姑媽回孃家”,這次我在雷山過苗年,正好遇到貓貓河苗寨組織的活動。
出發前,來自四面八方的姑媽、姑爹們先要在縣城的木鼓廣場集中。這些身着節日盛裝的姑媽們,年齡從二十多歲到四五十歲不等,她們有的嫁到了黔東南其他縣,有的則在廣東、浙江等地務工,平常難得一聚,等待期間,三五成羣的湊在一起聊天,有的相互幫着盛裝打扮,有的一起合影,大家有說有笑,很是興奮。
挑着禮物集體回孃家的“姑媽”
姑媽回孃家,要帶的禮品也相當豐富,有大肥豬、稻花魚、餈粑、臘肉、鴨子、紅雞蛋、米酒和糖果等,還有每種禮品的數量必須爲單數,比如一頭豬、三隻鴨,五條魚等。這是苗族送禮習俗,單數代表吉祥。
中午十二點,一百多位“姑媽”、“姑爺”們全部到齊,隨後,大家排成一列,肩挑擔扛的擡着雞鴨魚肉糯米飯等豐富禮品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伴着悠揚蘆笙,開始向孃家進發。這天並非巡遊的日子,上百人的隊伍走在路上非常引人注目,吸引不少路人停車圍觀,拍照。
貓貓河苗寨距離雷山縣城四公里,步行大約需要一小時。寨門口,孃家人早早就站在路口張望着,看到隊伍到來,鞭炮聲噼噼啪啪響起來,寨子裡孃家人搞起了熱烈的歡迎儀式,進村的路上擺上了12道攔門酒,姑爹、姑媽組成的龐大隊伍開始一邊喝酒,一邊緩緩入村。
“十二道攔門酒”是苗族古老的迎賓習俗,沿着進村的小路,設十二道環節,每個環節有好幾個舅爺舅媽端起酒杯把守,想不喝酒從他們眼皮底下溜進去基本是不可能的。“姑媽”們要進入村子,得喝了一道又一道,有的姑媽後面實在喝不動,會把酒含在嘴裡,再找地方吐掉,有些“姑爹”被灌得比較兇,未進寨門就已先醉。
十二道“攔路酒”
所有姑媽、姑爹喝過了十二道攔路酒之後,隊伍終於進入了村寨。姑媽們來到蘆笙場,把一筐筐禮品年貨擺在場地中央,男人們吹響蘆笙,姑媽們開始圍成圓圈跳蘆笙。有的老人家也來到蘆笙場上,在姑媽的隊伍裡找自己的女兒。跳完之後所有姑媽集體合影留念,接着孃家人又搬出幾個餈粑槽,擡上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邀請姑媽和姑爹們一起打餈粑。一錘一錘地打下去,不一會糯米飯就變成了糯米粑,打完了大家就蜂擁而上搶餈粑。
另一邊,男人們正在準備豐盛的菜餚,晚上村裡要擺長桌宴,全村人在一起吃一起過節。孃家人輪番邀請姑媽,姑爹碰杯喝酒。等吃完長桌宴,姑媽們纔可以正式回孃家,其他親友也會輪流請姑媽們到其家裡作客。晚上還有箐火晚會,繼續跳蘆笙,踩銅鼓,這樣的狂歡會一直持續到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