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顆水族文化的種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江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1月18日 06 版)

2020年9月11日下午,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水尾中心校水書興趣班中,學生正在跟老師朗讀水書。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江山/攝

掃一掃 看視頻

在水尾鄉中心校,琅琅讀書聲一樓教室傳出,發音卻和普通話不同——這是一個教授水族傳統文字“水書”的興趣班。在講臺上帶領學生大聲朗讀的,是該校的數學教師韋永亮

水尾鄉地處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是典型的水族聚居區,2017年底全鄉總人口938戶3359人,其中水族佔85.7%。而在水尾鄉中心校,幾乎全部學生都是水族人。

在這所大山深處的小學裡,學生可以進入水書班水歌班、水族工藝傳承班和水族蘆笙隊等,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水族文化課程。而在2017年以前,他們並不熟悉這些屬於本民族的文化。

該校現任校長王應誠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苗族小夥子。2017年,這個90後小夥“誤打誤撞”被調入這所頗具民族特色學校擔任副校長,如今他已將民族文化興趣課拓展成該校的一個特色品牌。

水尾鄉中心校是黔東南州唯一一所低齡寄宿制學校,因爲山高路遠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從一年級起就開始住校,一個學期只能回家一兩次。王應誠觀察到,從小開始住校,孩子們養成了沉默堅韌的品質,但是性格較爲內向。如何豐富他們的校園生活,讓孩子們開朗起來,成爲教師們的努力方向。

此前,王應誠跟隨時任校長龍安波一同去過浙江、上海一帶學習,許多學校都在走“一校一品”的路線,通過種類豐富的興趣活動課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他們看着也十分羨慕。但他意識到,在這個2019年1月纔剛剛通高速公路的小村落,“想推出‘一校一品’,實在是太難了”,不管是從硬件,還是課程設置,都要進行全方位的改變。

但這並沒有澆滅兩位校長心中的希望之火,雖然無法與那些東部地區學校比肩,但王應誠相信民族文化是他們可以突破的“一塊陣地”,“首先讓孩子們明白、掌握自己的文化,然後在此基礎上,摸索更多的發展。”

通過入村走訪調查,他驚訝地發現,儘管這裡是水族聚居區,但民族文化氛圍並不濃厚。因爲村民大多是早期從外地搬遷而來,鄉里的水族文化還只存在於家庭內部,面臨着失傳的風險。例如最具標誌性的“水歌”,只有部分老人會唱,年輕人和小孩大多一竅不通,許多年輕人更是對水族人最引以爲傲的文字“水書”知之甚少。

“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以後該怎麼發展?”作爲一個從小在苗族村寨長大的苗族娃,王應誠不由得感到擔憂。

他轉念一想,這也許反而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就讓學校成爲水族文化傳承的基地”。

從2017年春季學期開始,他們模仿“課程超市”的組織模式,在學校裡徵集水族教師,根據他們的個人所長,開設水書(文字)班、水歌班等興趣課程。

每週二和週四下午4點40分,學生放學吃完晚飯,就可以分流到不同班級上興趣課。爲了儘量不影響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學校要求每個孩子一學期只能選擇一門興趣課。儘管如此,依然有一些課程報名人數超過班級容量,想學習的孩子只能等待第二個學期。

語文教師潘玉進是水尾鄉人,從小吹着蘆笙長大,他自告奮勇地承擔了蘆笙課的教學。在音樂教室裡,年齡最小的學生只有9歲。“蘆笙是水族人喜愛的一種樂器”,他告訴孩子們,“如果把曲子學會了,還能教你們跳舞。”

在這間20平方米左右的音樂教室裡,不僅有蘆笙等民族樂器,還有鋼琴架子鼓吉他西洋樂器。“我們秉持的一個理念,就是想辦法讓咱們山裡的孩子和城裡的孩子享受一樣的待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王應誠說。

韋永亮挑起了水書教學的擔子。在他的成長經歷裡,水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水族人辦紅白喜事,仍須按照水書記載的“水歷”推算決定。當他開始承擔教學工作後卻發現,自己所學的也十分有限,“但孩子們連最簡單的字都不認識,如果沒有這些課,水書可能會失傳。”

王應誠發現,將民族文化引入校園後,孩子們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他剛到學校時,許多學生非常膽怯,看到老師很害怕,不敢問好。如今,他們不僅大方地向老師問好,上課時也很活躍,在節慶晚會上還會大膽將所學表演給父母看,“精氣神有了很大的提升”。

從這所學校畢業的學生,有的初中畢業後直接選擇進入民族文化傳承班,繼續深入研究水族文化;有的升入普通高中,這些孩子回來告訴王應誠,即使和從城市來的孩子一起學習,也因爲了解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會感到自卑

王應誠的下一個目標,是和水家學會合作,升級基礎設施,引進“電子水書”,讓孩子們能用更先進的設備學習水族文化。

據瞭解,水尾中心校是榕江縣6個水族鄉中首個將水族文化引進校園的學校。王應誠表示:“我們的任務是啓蒙,在他們心裡面播下這顆水族文化的種子。”

2021年01月18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