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難!銀行網點年內關停2762家 線下“瘦身”
(原標題:盈利難!銀行網點年內關停2762家 線下“瘦身”線上加速業務轉型)
近年來,銀行網點的功能越來越多地遷移到了網上、手機上,95%以上零售業務可通過手機辦理,到銀行線下網點辦理業務的人逐漸減少。同時,銀行物理網點關停量仍在持續增加。
“隨着銀行網絡渠道的興起,在人流量以及業務量逐漸減少的同時,網點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漲,低效的銀行網點已經成爲銀行成本端的負擔。”某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因此,不少銀行在發力線上業務的同時,持續推進線下網點的智能化轉型。
“網點是銀行成本最昂貴、管理最困難的服務渠道。如果分佈科學合理,功能充分發揮,能夠服務滿足客戶需求,那麼網點就是良好的營銷網絡、交易平臺和服務場所。反之,網點就會成爲銀行的包袱和負擔。”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數字時代,網點應定位爲線上渠道的補充,應加快推進線上線下融合、聯動,推動服務渠道協同和資源整合,激發網點發揮線上渠道所難以具備的功能。
盈利壓力大
網點加速“瘦身”
根據銀保監會官網披露的信息,2020年上半年,全國已有1332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記者根據銀保監會金融許可證信息平臺的數據統計後發現,今年7月份以來,截至11月19日,商業銀行機構退出列表顯示,共有1430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這意味着,今年已有2762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
近年來,銀行網點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記者查看部分銀行近年的年報發現,銀行網點數量呈現連續縮減的趨勢,以工行爲例,2016年至2019年各年度末,該行營業網點數分別爲16429個、16092個、16004個、15784個。
“多數銀行網點關停的背後的原因是盈利難。”某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隨着銀行業務線上化的推進,銀行網點客流量、業務量正在萎縮。而網點較高的運營費用使得收入難以覆蓋成本,因此銀行網點收縮趨勢在加速。
除盈利難外,某三線城市股份制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銀行加快低效網點退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經營成本較高。“以一家小支行爲例,一年需要花費500萬元—1000萬元,其中包括人員、場地、辦公設備等一系列的成本開支費用。”
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隨着金融科技蓬勃發展和客戶行爲深刻變遷,銀行網點功能和服務面臨着巨大沖擊。一方面,互聯網和信息科技爲手機銀行、智能客服等服務方式提供強大支撐。另一方面,客戶行爲正在發生變遷,越來越多客戶偏愛數字化、移動式的服務體驗,網點難以滿足客戶隨時隨地獲取服務的需求。
線下業務量縮減
線上加速轉型
銀行網點關停加速,也是近年來銀行加大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的成果。
“銀行已將超過90%的線下業務搬到了線上,如在線貸款、投資理財、轉賬匯款等。”某股份制銀行的一位大堂經理告訴記者,由於線上操作便捷性、功能多樣性,客戶對線下網點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
“原來我們網點一天的客流量在一百人左右,現在每天的客流量也就幾十個人。”某支行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櫃面辦理的個人業務明顯減少,除了必須的現金業務外,客戶基本習慣了線上辦理,來櫃檯辦理的多是一些老年人和企業客戶。”
在發力線上業務的同時,銀行持續推進線下網點的智能化轉型。據瞭解,主要通過引入智能櫃員機、智能現金櫃員機、ATM機等自助設備,實現免排隊、免等待和免人工的服務,促進網點轉型。
《證券日報》記者在海淀區某國有大行支行網點發現,與一年前相比,銀行大廳的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除了櫃檯和部分等待區保留以外,其他空間被改造成了智能服務區,多臺智能櫃員機成了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
該行的大堂經理首先上前主動詢問需求,並根據業務類型,將記者引導至對應的自助設備上辦理。記者注意到,到櫃檯辦理業務的人較少,客戶基本都集中到智能櫃員機上辦理業務。智能櫃員機整合了櫃面的業務流程,原先耗時較長的業務可在短時間內辦理。
當然,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的快速發展並不意味着傳統線下網點的消亡。
“對銀行和客戶而言,網點仍然具有獨特的價值。網點作爲銀行基礎分銷渠道和服務窗口,在樹立服務品牌形象、銷售複雜金融產品以及高端客戶關係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對中小銀行和縣域地區而言,網點仍然是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小微大衆的重要依託。”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銀行網點不應該只是一個點,而應該是一張網。網點轉型不僅要從減少客戶排隊時間、改造營業廳堂、規範產品銷售流程等具體問題着手,更要從發展戰略、公司治理、業務轉型等“頂層設計”入手和解決。
他進一步表示,下一步重點是推動網點向輕型化、智能化、場景化轉型,提高輻射能力和服務張力,與線上渠道一起爲客戶提供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方式的“AAA”(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務。更重要的是,要以此爲契機,推動銀行從“資金中介”轉型爲“服務中介”,成爲金融服務的綜合提供商,滿足金融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