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完善溝通機制是提升決策質量之基

溝通創造價值,改善行爲際遇。

15日中國政府網發佈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擬於11月組織開展2024年度國務院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督查,徵集市場準入、公平競爭、助企紓困和守住兜牢民生底線等方面的問題線索。

當前一些地方設定或變相設定準入障礙,出現了含有地方保護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同時還存在對企業多頭檢查、隨意檢查、異地趨利性執法、運動式執法,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現象,以及違規挪用、截留剋扣等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國務院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同時迅速展開行動,積極徵集問題線索,變被動應對爲主動作爲,以真正實現早發現、早治療。

在現代治理上,徵集問題線索是提升決策質量的第一步,其有助於通過直接與經濟社會各層面進行交流互動,拓寬決策系統與經濟社會的溝通渠道,有利於決策系統更全面、更多元地瞭解經濟社會的動態變遷,提高決策體系對經濟社會的敏感適應能力,這是對現有決策溝通渠道的一個必要而有益的補充。

現有政府與經濟社會溝通體系,屬於典型的委託代理特徵,決策系統主要委託法定機構,基於法定渠道,採集和捕捉各類經濟社會信息,這使匯聚到決策系統的信息是進行多次加工後的信息,因此在信息呈送決策系統時,會由於信息採集覆蓋度不夠、認知不足和信息可信度排序等問題,而導致真實信息漏損,這是客觀存在無法徹底杜絕的。

國務院直接通過“互聯網+督查”平臺,從經營主體和人民羣衆中獲取問題線索,將有助於完善信息溝通渠道,降低信息獲取和捕捉的委託代理成本,更使大量經濟社會一手問題信息,能儘量原汁原味地進入最高決策系統的溝通渠道。因爲,決策系統面向經濟社會的弧度變小了,決策系統越發扁平化,這有助於降低決策成本,提高制度和政策對經濟社會的敏感性,更有助於促進民享、民治,提高人們的即視感和獲得感。

對於當前經濟社會上出現妨礙市場準入、有違公平競爭、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新“三亂”,及挪用截留剋扣等現象,要真正有效完善信息溝通渠道和機制,讓更多有用信息無損地進入決策系統,接下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是:

首先要對信息進行清晰定義,以便於設置一個清晰的信息結構,如國務院這次就明確了所要採集的信息結構,即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四個方面,這有助於信息的歸類總結和可信度排序,在技術上降低信息的漏損,也可降低系統噪聲對信息的參雜,干擾決策依據。

其次,搭建開放透明的信息溝通渠道和機制,使信息從源頭到決策系統都能保障可追溯性,同時疏通各種卡點、堵點,讓信息從源頭到決策系統低損耗度流轉,提高信息的保真度。

再次,探索決策系統、執行系統與經濟社會信息源頭的多方合作博弈場景。不論是自上而下的決策信息,還是自下而上的經濟社會信息,在合作博弈的利益共識上存在需要克服的分歧或信任問題。如執行系統不是執行機器,其承擔了上通下達、趨勢互動的橋樑和信任機制等功能,因此必須將執行系統當作是一個合作博弈主體,唯有充分考慮到各方的利益關切,找尋各方的利益共識機制,溝通才能真正孕育出信任,信息的無損溝通和傳遞,才能成爲各方共識。

此外,良好溝通從來就是有來有往的雙行道,決策系統對信息的蒐集和捕捉,需要相應的響應反饋渠道,及獨立的督查和矯正機制。因爲人們很難指望連信息都不願主動提交的部門,會不打折扣地矯正問題,甚至很多人會擔心被打擊報復。因此,所有參與各方的合作博弈和獨立的督查和矯正機制是非常重要的。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爲鄰。國務院即將開展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督查,爲經濟社會信息低損耗的上通下達打造了信息高速公路,這是提高決策質量的基礎,而信息能否保真地在信息高速公路通行,需構建信息通達的信任共識機制和制度生態,讓各參與方都能在這個制度生態中真實表達偏好、自由表達訴求,唯有如此,溝通才能傳召價值和釀造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