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改善就業,善用政府和市場的力量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內需之根。

最近國家統計局發佈8月就業情況,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攀升1.7個百分點至18.8%,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歲勞動力失業率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至6.9%,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歲勞動力失業率維持在3.9%,與上月持平。

就業一頭牽着供給,一頭拉着需求,是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但失業率的變化,反映了經濟的低就業增長狀況,即單位GDP新增就業崗位呈邊際遞減態勢。

當前出現低就業增長現象,可能緣於以下幾方面:一是就業市場供需匹配偏離。當下青年就業市場出現“就業難”與“招人難”共存問題,這種現象背後直擊一個教育頑疾,即國內大學教育體系的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的需求存在脫節。

二是每當經濟出現疲弱和下行壓力,投資和出口就成爲宏觀調控的重要抓手,如基建抑或新基建等,但這屬於資本密集型而非勞動密集型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就業崗位有限,同時刺激出口主要舒緩的產能利用率問題,同樣難以有效提供更多新增就業。

三是低就業增長與中國經濟結構不無關係。中國被譽爲世界工廠,素以完整的工業門類和全產業生態鏈著稱,隨着經濟結構升級換代,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因此中國在生產供給端的能力越強,新增就業的邊際壓力就越突出。

隨着經濟的發展,就業的主戰場在服務和消費領域。但資源主要集中在生產製造端的配置結構,導致消費市場和消費文化與我國製造優勢並不匹配。

此外,國民收入分配環節居民部門佔比偏低、公共社保福利體系的不完善等,也削弱了內需市場所能提供的就業容量。

顯然,紓緩就業壓力,當務之急是要走出低就業增長,爲經濟內循環營造一個健康的制度和治理環境。

當前各級政府將就業優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出臺各種政策措施爲年輕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以緩解就業壓力。今年前7個月城鎮新增就業826萬人,同比多增20萬人。同時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持續投入,加強再就業培訓,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強化勞動者權益保護等,這些可感可得的舉措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安全感和獲得感。

當然,要有效鞏固就業優先政策,爲社會提供長期、優質和可持續的就業崗位,不妨進一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首先搭建一個基於權利市場迴歸的制度環境。消費驅動型經濟是就業友好型經濟,本質上是權利的自發擴展秩序,只有爲權利營造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自由拓展的秩序,個體的偏好才能低成本釋放出來,市場才能基於個體的偏好進行供需的可信度匹配,經濟才能在供需匹配中自發擴展。

爲此,尊重企業的經營自決權,尊重居民的消費選擇自由,個體偏好才能匯聚成優勝劣汰的有效市場,讓企業家去整合分散知識,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偏好。這需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高水平開放,可信地拓寬權利的活動空間 。

同時,加快改革提高科教供給體系與市場需求體系的匹配度,切實有效解決勞動力市場供需匹配不足的結構性問題,同時讓科技成爲提升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力量,拓寬人們的選擇自由。

此外,儘快完善公共社保服務體系,提升人們的安全感、獲得感。這就需要政府加強社保福利體系建設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保護各方合法權益,加大公共民生領域投入,可考慮通過發行特別國債和提高國有資本劃轉社保的比例等,填補社保福利缺口,提升人們對未來的安全感,促使人們調整其收入的心理賬戶結構,降低預防性儲蓄,提高即期消費的比重,從根本上紓緩市場的有效需求不足。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岸花開又一春。低就業增長髮出的是求新求變的時代之聲、理性之問,唯有切實推進財政、國有資本、社保福利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改革,立足於保護和放活每個個體的權利保障,豐富個體權力的內涵和福利厚度,經濟才能充盈海量有效需求,走出低就業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