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爲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日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首次發佈了一批在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涉及高端芯片、開源軟件、大數據、5G技術等前沿領域。

同時,還包括嚴懲非法調用服務器API接口獲取數據並交易、依法保護芯片設計專有權、認定違反開源軟件協議構成侵權、從嚴追究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等多個熱點難點問題。

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根本特徵,加強和優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將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戰略。這項工作既有現實緊迫性,更具長遠保障性。

首先要充分認識新質生產力領域知識產權侵權的危害性。

科技創新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時間成本投入。4月下旬,最高人民檢察院曾公佈一起典型案例,有一家全球知名的非晶合金薄帶製造行業領軍企業,花了8年時間取得的研發成果被公司內部人員出賣給了競爭對手。不但使這家企業多年心血付之東流,無法獲得預期收益,而且因科研成果將來更大範圍擴散帶來的產業領域無序競爭,也可能毀掉一個競爭力強的拳頭產品。

大數據、人工智能、高端芯片、量子技術、5G等技術領域突破,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方向,研發投入動輒以百億計,研發週期甚至是以十年爲單位計的,如果做不好知識產權保護,將會成爲木桶中最短的短板,使得一切都無從談起。

同時,新質生產力的內涵不斷擴展,這一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範圍也會不斷擴展,這就要求相關保障因時而進,因事而進。

其次要明確新質生產力知識產權保護的重點領域。

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既包括對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保護,也包括對科研人員創新成果權益的保護。這些都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組成部分。

就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創新來說,既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高端芯片、量子技術、5G應用,也包括基因、生物製造、創新藥等生命科學成果,還包括生物育種等農業科技成果等。上述領域都擔負着革命性技術突破重任,並以此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就科研人員權益的保護來說,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要爲從事創新的科研人員提供堅實保障,使他們能夠從創新活動中獲得合理回報。今後在司法上要依法妥善處理因科技成果權屬認定、權利轉讓、價值確定和利益分配產生的糾紛,依法支持科研人員經費使用自主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激發科研內生動力。還要處理好保護商業秘密與人才合理流動的關係,在依法保護商業秘密的同時,維護高科技人才就業創業合法權益。

其三要加強知識產權侵權處罰力度,形成民事、行政、刑事方面綜合效應。

隨着形勢發展,知識產權產生的效益越來越大,侵權行爲造成的直接損失也越來越大,直接損失的賠償數額也會越來越大;另外還有懲罰性賠償,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已經做出相關司法解釋。數據表明,2023年全國法院適用懲罰性賠償案件判賠金額達11.6億元,同比增長了3.5倍。

近年來,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的行政處罰案件逐年上升,刑事處罰案件也呈上升態勢。今後要做好行政處罰手段和刑事處罰手段的銜接,加大知識產權侵權的違法犯罪成本。既要通過依法嚴辦讓侵權者不敢再犯,也要通過依法快辦避免被侵權者合法權益持續受損,從而以嚴格司法樹立鮮明導向,爲知識產權權利人營造穩定、透明、規範、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總之,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於創新和技術進步,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要爲其提供堅實保障。爲此,進一步明確保護的重點領域,加強保護手段,實現民事、行政、刑事綜合效應,都是將來需要努力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