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柑仔店 臺灣有間清道光年間創立迄今的老雜貨店
▲《老雜時代》一書,不只尋訪「柑仔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還紀錄着32個雜貨店頭家的故事,將勾起許多人熟悉又懷念的生活回憶。(圖/遠流出版提供)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苗栗通霄的鬆盛商行在清道光二十七年(西元1847年)創立,推算店史超過一百七十年;新竹馬武督的榮興商店老闆開店之餘還要送信;南投信義鄉的桃源商店,爲了方便部落裡做農的人,店裡也賣起鐮刀;嘉義梅山的隆榮商行,竟然與日本時代文學家張文環是鄰居……。傳統的雜貨店簡單來說是買賣,不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能賣,還因地制宜,賣豬賣魚賣冰賣魚蛋賣釣竿。但買賣之外,還有人情,雜貨店讓人賖帳、借錢應急是常事,不少都還「給人方便」,錢讓客人欠着,往小黑板或本子記帳。
從幼時生活記憶開始的計劃
從回憶起童年時光開始,埋下了林欣誼、曾國祥兩位六年級生夫妻檔開始的全臺老雜貨店巡禮的種子。幼時買過用塑膠袋裝的綠豆冰、驚訝於像萬花筒一般的零食櫃、還有吹着擠牙膏式的泡泡,那時的雜貨店不只是生活的一部份,更是多數人的共同回憶,但在便利超商的崛起後,傳統雜貨店正一間間消逝中。這被勾起的往日鄉愁,促使兩人開始走訪老雜貨店,踏尋它的身世之謎,同時還進行消失的雜貨考,並在店主的百樣人生中,聽聞了島嶼文史的來歷,這一路走來的故事,都化成了文字,記錄在《老雜時代》一書中。
林欣誼和曾國祥表示,他們的行動從2015年5月開始,兩年內足跡遍及北中南東,最北到萬里,最南至恆春,走過逾百個鄉鎮,共訪得四十間,最後收錄三十二間。不過,一開始的走訪計劃卻也並非一切順利。記者出身、多年從事採訪工作的林欣誼說,店的靈魂是人,但問起老闆的人生、開店的緣由,得到的往往是再平常不過的回答,像是其他兄弟在外,只好接手開門做生意等,「少有戲劇性的起頭,大多是順着命運安排的結果。」她自嘲說,若要描繪所謂老闆的羣像,「這個問題應該是失敗的開始吧。」
擺脫挫敗情緒,兩人回憶有時會帶着小孩一起出門。或許正因爲帶着孩子,在學甲遇見的一位老闆就對他們說,「我本來要拒絕你們的,看到小孩跟着進來,纔想說你們應該不是詐騙。」甚至還有一次小孩被雜貨店的阿嬤請到屋內和她的孫子一起玩,等到兩人跟老闆聊完,「他已經被餵飽一碗飯,還順手拎走兩臺玩具車。」甚至還有在部落國小操場和小學生一起跑步、在太麻里追火車、去南澳看海玩沙等等,這些店外採訪的體驗和對當地風土的觀察,才讓他們逐漸地在偶遇與探詢之間,藉由問個路,買一瓶飲料,而打開了老闆的心房,因此一路撿拾書中頭家們的故事與人生風景。
雖然尋訪老雜貨店不是件簡單的任務,但卻因此而更意外地挖掘出更加醇厚的故事。如石碇磨石坑的老闆世代種茶,對製茶的專精不亞於開店做生意;公館出礦坑居然有臺灣第一,全世界第二古老的油井,五十年前石油小村萬家燈火,繁華似「小香港」;梅山大坪的店老闆和文學家張文環是親戚,而他的家族在日本時代經營的是造紙事業;大里鹹菜業民國五十年代興盛時,當地老闆說他家的粗鹽倉庫可屯三千公斤;從嘉義嫁到臺南東山的雜貨店媳婦嫁得不遠,卻從閩南文化進入全然不同、祭拜「阿立母」的西拉雅族部落。
這次老雜貨店的尋訪,不僅在地域上有所謂靠山、臨海、農村、市街、部落、眷村的差異,甚至也遍訪閩南、客家、外省與原民族羣,而透過一段一段的故事累積,也勾勒成一幅寶島居民生活與成長的地圖。問起還有什麼有趣的事,兩位作者說,「挖到許多藏在民間的寶藏」,比如清代道光年間的地契、昭和時代的獎狀、二戰當南洋兵的日記本、國府時期的義胞新村房屋契約……。
採訪老雜貨店不只是念舊情懷而已,在訪問過程中兩人觀察到,雜貨店雖然面臨連鎖便利商店的崛起而急速銳減,但「嶄新的開架式商店,對行動不便、反應慢的老人家來說不一定方便,由老闆取物的傳統雜貨店,反而令老人家安心,就算不買東西,也當去熟人家坐坐喝茶,跟着電視伴唱帶一起K歌,消磨時光。」而即使處於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兩人探訪的店家中,仍有不少都還「給人方便」,讓人賖帳。「賺錢與否反倒是其次了。」
不只書中32個生動有戲的頭家臉孔交織着笑淚與血汗、輝煌與黯然的故事,作者還進行多篇的「雜貨考」。包括雜貨店的起源、經營的業務,到你我熟悉的雜貨店標誌「菸酒牌」等等,特色商品一一網羅,不僅讓人勾起許多回憶,更是一幅臺灣百年庶民生活的浮世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