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老葉新釀 三角涌再飄茶香
三峽區農會經常舉辦許多製茶研習活動,學員們透過親身體驗,瞭解製茶的辛苦過程。(許哲瑗翻攝)
爲繼續傳承茶產業,三峽農會請來老師傅教導學員制茶。(許哲瑗翻攝)
在外銷市場萎縮、內銷市場受到其他茶區挑戰下,從日治時期就馳名的三峽茶葉,一度在1980年代面臨生存危機,經過三峽農會改推生產碧螺春、蜜香紅茶,不僅重新擦亮三峽茶葉招牌,也吸引許多青農回鄉,爲在地百年的老產業注入新生命。
根據三峽農會記載,三峽製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清代同治7年(1868)英商杜德前往海山地區推廣茶葉種植;日治時期三井會社在三峽設立大豹、大寮2個製茶工場,外銷以阿薩姆種產製的「日東紅茶」,三峽地區茶葉也隨着「Formosa Tea」打響名聲。
昔曾外銷 戰後沒落
三峽農會總幹事張永巨表示,三峽紅茶在戰後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當時蔣介石總統等外省籍達官顯要喜愛的「龍井茶」及「香片」,還有綠茶及包種茶。爲配合生產香片,當時板橋浮洲一帶都是茉莉花田,但在1980年代外銷市場斷絕,三峽茶葉生產受到嚴重打擊,幾乎一蹶不振。
張永巨說,除市場萎縮,當時國內建築業、製造業景氣一片大好,種茶、採茶菁的收入不如做工1天收入,年輕人口大量外移,三峽茶葉在內外交逼下,種植面積從全盛期的1000多公頃,銳減到只剩100多公頃。
技術改良 推陳出新
當時的三峽農會推廣股長王清鬆,眼見三峽茶葉生產恐有斷根之虞,加上三峽地區茶葉品質和坪林有落差,若繼續生產包種茶恐難在市場生存,於是想出利用製造包種茶技術生產「碧螺春」綠茶。
張永巨回憶,舉辦第1屆的碧螺春綠茶比賽時,農會雖大力鼓吹,但僅77點(人次)參賽,到今年參賽人數增至380多點;當時1臺斤茶菁收購價是50元,今日則已飆升到300元左右,茶園面積也增至200公頃,製茶景氣回春可見一斑。
張永巨說,爲提升茶葉品質,農會也持續向茶農推廣不噴農藥、少用肥料觀念,讓消費者能喝到連第1泡都不用倒掉的健康茶葉;他也自豪指出,目前三峽不僅有6家茶農獲得有機認證,在市府、農委會農糧署各單位檢測中,三峽茶葉檢驗結果都是無農藥殘留,也是全國之冠,絕對能讓消費者喝得安心,不僅創造出安心農業,也爲三峽的「青心柑仔」茶葉創造另個新市場。
吸引青農 注入新血
張永巨表示,碧螺春的青心柑仔茶菁以春、
秋季較佳,但5至8月的夏季期間仍有茶菁生產,農會發現小綠葉蟬叮咬後的茶葉,因茶葉結構、成份被唾液的酵素破壞,反而散發出一股淡淡的天然熟果香,且叮咬愈嚴重、茶葉品質愈好,泡起來茶形漂亮、茶湯紅潤,形成風味獨特的「蜜香紅茶」。
三峽農會結合茶農在2008年推出蜜香紅茶,立刻受到好評,不僅成功調整茶菁產期,也創造出可觀利潤,連知名的連鎖咖啡店也使用三峽生產的蜜香紅茶。
交流傳承 延續榮景
張永巨說,三峽茶葉重新找到定位與市場後,吸引不少青農願意返鄉投入製茶、種茶,返鄉從事茶葉製造及產銷的青農約近20人,也爲在地百年老產業注入新血。
但張永巨及在地製茶老師傅黃文雄、返鄉青農王維誠異口同聲表示,製茶不僅辛苦,且技術門檻相當高,返鄉投入生產者幾乎都是家族製茶的後人,且三峽茶葉全靠手摘,種茶、採茶與販售茶菁的農民普遍年齡偏高,後繼無人已成隱憂。
爲繼續傳承茶產業,三峽農會將成立「三峽青農聯誼會」,透過青農間技術交流、邀請老農教導「撇步」、行銷人才從旁指點,盼共同激盪出更多點子,延續三峽百年製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