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新故鄉給力 桃米創綠色經濟

新故鄉基金會在桃米社區推動社造,董事長廖嘉展(左二)與居民共同維護溼地環境。(圖:新故鄉基金會提供)

新故鄉基金會培植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即使是弱勢家庭的孩子,也能有展現才藝的舞臺。廖肇祥/攝影

動員令

經由陪伴到由下往上的跨域治理模式,開創新生、揉轉沒落的鄉村!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一路走來,搭建互助共好的平臺,找回人們情感的聯繫、對美好生活的企盼,並透過社會企業經營模式支撐理想,構築起一座夢想舞臺。

桃米社區位於埔里市區西南郊,人口僅約1200人,人口外流嚴重、結構老化,產業經濟主要爲生產麻竹筍,921大地震造成桃米里360戶中,168戶全倒、60戶半倒,受創率達62%,更加速農村產業沒落、人口外流,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地震後2個月投入災後重建工作,協助救災與重建,開始翻轉的第一步。

新故鄉當時的角色,只是協助社區找出發展方向,引介資源、培養社區永續發展能力。度過救災階段,新故鄉展開跨域對談,希望在僅僅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找出合作模式與發展主軸。

生態、生產、生活並重

2000年5月,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協助做生態調查,發現臺灣29種原生蛙類中、桃米就擁有23種,全臺153種蜻蛉類、桃米有56種,而418種蝴蝶裡,南投縣就擁有330種,蝴蝶加工業更曾是埔里創造經濟產值的產業。

產業萌芽 年輕人迴流

調查結果讓居民開始思考家鄉這塊土地的寶貴,經無數次溝通討論,「桃米生態村」的意念成形,開始轉型爲生態、生產、生活並重的生態村,2000年起培訓解說員,接受1000小時社區營造、生態倫理、物種辨識訓練,開始引領遊客認識桃米生態之美,解說員們也是種子,讓社區良善與美好的未來,在居民的心中逐漸萌芽。

地方回饋 打造紙教堂

隨着綠色生態遊程路線延伸、合法民宿開張、在地產業結盟,昔日年輕人認爲無望的家鄉,創造了可觀的經濟產值與生態價值;更難能可貴的是,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着重社區回饋機制,成立日文班、老人繪畫班,回饋社區大廟福同宮、老人會與桃源國小,聘用社區居民工作,建構起希望團隊。

「新故鄉是個真正做事的團體,或許書上描述的理想不是異想天開,而是有可能實現的夢!」新故鄉見學園區「丁芳池」地主塗龍雄長期觀察新故鄉基金會運作,遵循父親遺願,「不能變賣的土地,要朝着對社區有意義、有貢獻的方向運用」,因此他決定將土地租給新故鄉,這塊土地成了Paper Dome紙教堂再生的落腳地。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指出,非營利組織(NPO)經營困難,臺灣目前捐款大多集中於宗教及社福團體,對於社造且非慈善的組織而言,募款相當困難,以往過度仰賴政府方案的結果,讓NPO組織自主性明顯弱化,難以提出願景並深化組織,因而陷入惡性循環。

5感體驗 創社會企業

新故鄉2002年以前主要投入救災、安置、重建與陪伴,經歷3年架構出可累積性的發展模式,2005年「社區見學中心」成立,希望透過5感體驗,媒合在地周邊特色產業與組織,以「農之園、藝之地、工之坊、食之堂、市之集、學之房」概念,開始朝向「社會企業」領域進展。

廖嘉展說,商業模式以營利爲目的,社會企業的商業模式則看重人、組織與社區的共同成長,是互生共利、可互助合作與持續發展的,從日本移築而來的Paper Dome紙教堂,象徵新故鄉轉型的決心,並懷抱更大夢想,揉轉克服當代地方治理的課題,讓大家一起爲共同願景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