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午餐搞非基/別讓臺灣兒童淪爲全球基改實驗白老鼠
臺灣近年每有食安風暴產生,從毒澱粉、飼料油到豆乾二甲基黃事件,校園午餐食材的安全與營養便成爲各地政府動見觀瞻的指標,最近一波的基改食品爭論,也讓校園午餐中常見的基改黃豆製品問題逐漸浮上臺面。
大選前後至今全臺共有十九位縣市首長簽署由「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所發起的《基改食材退出校園》承諾,選後宜蘭縣長林聰賢、彰化縣長魏明谷、新竹縣長邱鏡淳、新竹市長林智堅、嘉義縣長張花冠、連江縣長劉增應及南投縣長林明溱於接受媒體訪問時,均表示要藉由地產地消或在地農業方式達成此一目標。
學童校園午餐中幾乎每天都有豆腐、豆乾、豆皮、味噌湯或豆漿等飼料級基改黃豆製品,在基改食品安全爭議不休且至今未有定論的情況下,主管機關及學校應就目前明顯可知的基改作物農藥殘留問題事先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成長中的兒童成爲全球基改實驗的白老鼠。
採用非基改食材不僅僅是一項關乎食安的措施,更是一個橫跨環境、文化及教育的行動。
臺灣99%以上的黃豆仰賴進口,其中有九成以及上爲飼料級基改黃豆,但每天我們幾乎都離不開黃豆製品,這樣嚴重失衡的自給率,正是討論全球化糧食供應與飲食文化最好的教材。再者,基改黃豆引發的除草劑濫用對環境生態造成的影響,不也是討論科技至上的人類中心思想如何造成掠奪土地資源的機會?當然,基改專利權掌控於少數幾間跨國壟斷的農企公司,其中牽涉的糧食傾銷、商業寡佔與環境倫理層面,更是我們面臨全球能源與糧食議題時所必須思考的課題。
2011年通過施行的《環境教育法》第一條開宗明義提到「爲推動環境教育,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羣,以達到永續發展,特制定本法。」
非基改校園午餐行動,正是蘊含增進國民環境保護的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併產生行動的環境教育精神,也正是最好的校園環境行動實踐機會。
衆志成城的行動策略
我們認爲,只要政府、學校及家長能各自採取相應的措施,落實非基改校園並不如想像中困難,完全是經濟可行的行動方案。
建議掌管午餐業務的政府教育局處 先發文盤點每學期校園豆製品使用量及經費,在調查若全面替換爲非基改食材須增加多少經費,再考慮是要採取編列預算、對外募款或提高午餐收費等方式。更進一步,可思考聯合鄰近區域供給或鼓勵在地農友復耕黃豆等方案的可行性。
在學校方面,可從健康、科學、文化及倫理等面向,在目前全國要實施的環境教育課程中着手規劃,利用食農教育活動融入語文、社會、自然科學等課程,成爲一個完整的校園環境教育模式。
而家長可做的,則是可向校方要求落實午餐菜單基改標示,是立即可行又不花費任何額外費用的經濟方案。
由於目前全國各縣市情況都不相同,無法立刻全面汰換校園午餐中的基改食材,但只要採取行動,相信非基改校園並非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作者/陳儒瑋,自由工作者、環境教育認證人員、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共同發起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