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午餐搞非基/基改標示是國際趨勢 臺灣莫走回頭路

文/陳儒瑋校園午餐非基行動共同發起人)

拜讀9月14日媒體刊登《基改標示新制上路  恐傷民衆荷包》一文,報導中認爲民衆對基改食品的疑慮和誤解,將迫使廠家轉採非基改或有機原料,進而推升物價,可能增加民衆的消費負擔,以黃豆、玉米等多半依賴進口的臺灣來說,是否應花費更高成本購買非基改或有機原料,頗有商榷餘地內文受訪的專家學者建議有關單位可參考國外趨勢美國衆議院已醞釀以「正面標示」方式,要求非基改食品需經過驗證後進行標示。

對於該篇報導中幾項觀點,就此提出不太一樣的看法,提供臺灣消費者不同的思考面向

一、正面標示並非國際趨勢

報導中,臺經院生技產業研究中心組長餘祁暐建議可參照美國衆議院通過的「正面標示」方式,要求非基改食品需經過驗證後進行標示。

餘組長所提及關於美國衆議院所通過「正面標示」,指的應該是早已造成美國廣大消費者羣情激憤的HR1599法案,甚至被冠上「DARK ACT」這樣的字眼,箇中原因主要有兩項。首先,在這項法案之中,美國政府可以強制禁止各州制定基改食品標示的法令,意即各州沒有基改食品加註標示的自主決定權力。此舉不僅造成民衆食品知情權的向後倒退一大步,更是稱了孟山都、先正達、拜耳與可口可樂公司等公司的心意,畢竟光在2014年,這些跨國企業就投入六千三百萬美金遊說費用反對基改食品標示法案。

再者,衆所皆知美國食品並不像臺灣必須強制標示基改與否,因此由第三方非營利組織團體Non-GMO Project所認證的非基改食品纔會受到美國消費者的信任,至今已有數千家廠商二萬多種商品取得認證。然而,本法案中將規劃由美國農業部所推行官方認證,看似立意良好,但實際上它比起現行Non-GMO Project的標準低上許多,遭批評意圖業者的非基改申請程序來得更爲容易,而且這兩個認證計劃將同時存在於食品市場上,這會讓許多民衆在選擇上產生混淆。

就在撰文此刻,美國消費者與民間團體正積極遊說各州參議員不要通過這項法案,全球知名影星葛妮絲‧派特洛也挺身支持基改食品標示運動,大聲疾呼身爲一個美國人與一位媽媽,她有權利知道每天買給家人是什麼樣的食物。目前全球有64個國家制定基改食品標示制度,偏偏就是像美國或加拿大此等基改作物種植大國執意不願標示,其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基改食品這麼安全無虞,爲什麼抗拒標示?

這樣一份引發廣大消費者民怨的法案,爲什麼會可以成爲臺灣法令的參考建議?

更令人好奇的是,所謂的國際趨勢爲什麼就一定是美國趨勢?爲什麼不能參照歐盟或是鄰近的日本與韓國?

二、食品風險評估應納入公衆參與

許多學者專家常會認爲消費者對於基改食品安全有所疑慮是因爲來自誤解,因而一再強調其安全無虞,呼籲民衆不要跟隨媒體或特定團體輿論起舞。

爲什麼主觀認定消費者一定是誤解呢?難道只有在實驗室生物科技學家能對基改食品發表評論?基改食品牽涉環境、生態、社會、文化與經濟層面,所有人都能從自身關心的角度出發。如果消費者詳細閱讀正反雙方的科學論證而後作出支持非基改食品的決定,難道不能視爲因爲理解而做出的理性選擇嗎?搞不好也有消費者雖然認爲基改食品很安全,但就是看不慣跨國種子公司掌控專利權而選擇拒買,那又該怎麼說?

身處全球訊息快速流通的現代社會,消費者掌握的資訊量已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面對基改如此具有爭議性全球化跨領域議題,學者實不該再停留於過往掌握議題詮釋權的專家身分自居,而要平等認真看待消費者所擁有的知識和其擔憂的風險。

二十一世紀的公共政策,應該要逐漸從單一專家治理的決策機制,達成爲納入公衆參與機制的典範轉移纔是。

三、統計資訊應合乎現實狀況

內文指出,「根據臺經院研究基改食品非故意攙雜率由5%下調至0.9%時,以有機原料替代基改原料比例達100%測算,國內每戶一年食品支出最高將增加8,361元。」這句話中有兩點值得商榷。

首先,在此報導中並未向讀者解釋,臺灣的基改食品標示新制並非下調至與歐盟相等同的0.9%,而是3%,所以估算的基準一開始就有誤差。其次,目前臺灣消費者正從逐漸轉向購買非基改食材,根本不可能直接跳到以100%以有機食品替代。以如此明顯與現實有所差距的假想狀況所估算出來的不合理金額,是不是也會造成民衆恐慌?

基改標示是還給消費者應有的基本知情權力,讓不想要選擇基改食品的消費者能有判別的標準。臺灣基改食品標示新制在政府、學者、立法委員及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之下,已於七月正式上路,放眼全球都是相當值得驕傲的法令規範,完全沒有再走回頭路的理由。

●作者/陳儒瑋(環境教育認證人員、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共同發起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