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資金派對新玩法
國際油價一度突破41美元,在已經突破頸線下,短期低點不易跌破,國際石化中間原料價格可望反彈,國內外塑化股股價強勢反彈,而臺灣塑化一、二線股3~5月的獲利預期將令人驚豔。
【文/方亞申】
國際油價在產油國減產與否的紛紛擾擾中,從農曆年後最低點二六.○六美元(美國西德州原油)反彈,一口氣強彈至三月二十二日的四一.六七美元,反彈走勢尚未結束。而這次反彈幅度達六○%,較去年三月底至六月的彈幅四九%還大。目前油價已超過一月二十八日高點三四.八二美元,頸線既然已突破,短時間就不容易再創低點。只要油價不破底,相對全球經濟以及股市的賣壓就不會那麼大,至少主權基金賣股求現的急迫性降低。
激勵五大泛用樹脂大漲
這一陣子隨着油價反彈,上游石化原料價格包括乙烯、丁二烯、苯等價格大幅反彈一~四成,其中運用最廣的乙烯,每噸國際價格從今年低點九一○美元,反彈至一二○○美元,彈幅達三二.四%,創下近八個月新高,丙烯不遑多讓,報價重返六八○美元,亦攀上六個月新高。丁二烯價格更強烈反彈接近五成,其他上游塑化原料價格也都有相當幅度的反彈。
這次波油價戰爭的始末,供過於求、美元升值都有影響,不過,市場認爲最關鍵的因素在於「期貨市場的炒作」。並預期未來油價走勢雖可能因期貨市場的信心而有波動,今年下半年應可回到每桶五○~六○美元的價位。至於是否如此仍待觀察。
不可否認,這次油價下跌過程中,大約在三四美元以下就傳出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開始買進相關商品,再來美國基金大咖以及巴菲特從去年第四季以來就陸續買進能源股,巴菲特旗下投資控股公司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相中的是能源管線業者Kinder Morgan。當時油價正跌破四○美元,而Kinder Morgan去年四月以來股價大跌近三分之二,迫使該公司縮減資本支出,並於去年十二月首次調降股利。二月份波克夏公佈持股時,持續加碼。當時油價約在三二~二七美元之間。
而最令稱讚的當屬高盛,當油價尚未見到第一隻腳二六.一九元(一月二十日)之前一週,一向唱空油價的投資銀行高盛認爲,大量產能關閉將使原油供需趨於平衡,新牛市即將「涅槃重生」。另一家投行花旗最新報告也指出,二○一六年油價會呈現多個「W」型走勢,年底將觸底回升。過去塑造「金磚四國」名詞的高盛成功預測到油價將觸底。而不管是巴菲特或是高盛,都認爲油價跌至三○美元之下是買點。相較之下,諸如IEA或其他石油公司,都在油價崩跌這段時間,不是下修油價預估價,就是減產裁員不斷,連產油國自己都說不準。
高盛及巴菲特預測最準確
這兩個月傳聞沙烏地阿拉伯或俄羅斯要減產,事實證明現在連凍產會議都還沒開。而原先空頭最大利多就是伊朗被解除禁運,尤其伊朗是全球五大產油國之一,當被解除禁運,市場供給量大增,勢必迫使油價再崩跌,事實是如此嗎?與其聽這些消息說三道四,與其注意他們動作,還不如多注意高盛、巴菲特等金融投資操作者的動作,將來必須密切留意他們對油價的看法及動作,參考性較大!
當然油價下跌的起因是美國頁岩油的大量釋出,加上美國國會通過美國油品得以出口,過去美國是最大石油進口國,但現在年產量與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等相近,不但不用進口還可出口,難怪油價大跌。而新科技的發展及運用,使得頁岩油生產成本降低,壓迫到油價,一般預計現在生產成本已降到五○美元之下。再者,石油一向被視爲戰略性物資,所以過去美國寧願進口石油灌進油井以備戰時需求,但如今替代能源興起,例如汽車早已不單單隻靠石油驅動,新能源、電力產生,將來價格持續下降後,部分取代石油的機會就會出現,間接壓抑石油價格。(全文未完)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