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擁清華博士學位 李克強有北大雙學位

新華網訊  隨着兩會後多個省級黨委書記調整到位,中國中央地方主要領導更替基本結束,擁有人文學科背景人數增加是這些省部級及以上高官的一大特點。專家認爲,這一現象時代特徵的體現,更適應現階段中國的改革和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調整了河北、黑龍江、江西、河南、湖南、青海六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主要負責人,填補了全國兩會上省委書記獲任新職產生的空缺。

去年11月的中共十八大產生了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領導人員產生。從中央到地方,中國主要領導崗位完成了一次大規模的新老交替

仔細閱讀新一代中國高官羣體的履歷不難發現,擁有人文社會教育背景的官員比例比以往大幅提升。

在中央一級官員中,國家主席習近平擁有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擁有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

縱觀本屆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和國務院組成部門負責人在內的33人中,理工科專業背景8人,政經專業背景10人,其餘15人是文史哲等人文學科專業背景。

觀察人士表示,隨着中國建立服務型政府的不斷深入,法學、歷史和哲學背景的人將越來越多地擔任地方重要職務,這也是政府轉型、社會管理創新的需要,爲滿足政府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需求,而這一趨勢已經在發達國家體現得較爲普遍。

地方省部級官員的教育背景也有相同的趨勢。記者梳理髮現,全國31個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人的教育背景比例,與新一屆國務院領導集體及國務院組成部門負責人的教育背景相當。

例如,新任青海省委書記駱惠寧,在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曾在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學習。從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調任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的陸昊,擁有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

據統計,中共十八大選舉產生的新一屆中央委員205人中,除了21人是理工科背景外,其餘具備大學以上學歷的委員均是人文社會學科背景,或者具備理科文科複合背景。人文社會學科優勢明顯的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吉林大學校友數量位列前三位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教授說,這一批領導幹部中的很多人,其專業背景更加適應當前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的需要,這使得他們更加擅長處理經濟發展過程中伴生的各種社會問題。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經濟建設成就,但也產生了一些新問題和新矛盾。在繼續發展經濟、大興土木建設工程的同時,如何更好地管理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社會公平正義和健全國家和社會各種體制,顯然更需要多學科多領域人才

工程師治國”和“文人治國”孰優孰劣,一直是學術界一個爭論的話題。中國人事科學院院長吳江認爲,這兩者之間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看是否適應一個國家的發展階段。官員羣體從以工程師爲主轉爲以“文人”爲主,是工業化和後工業化兩個不同發展階段自然形成的現象。

吳江說,在工業化時期,社會各界對工程技術人員需求巨大,他們中的一些優秀分子自然會逐漸從工程技術崗位轉入管理和領導崗位,而那個時代也主要從實踐中選拔人才。

而在後工業化時期,社會對經濟、管理和法律等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大。與工業化時代的實踐型人才不同,軟科學領域的人才屬於知識型人才。更多人文學科背景的人才走上領導崗位,也表明了軟科學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吳江說,早在二、三十年前,中國學術界就預測到官員羣體教育背景將從以工程師爲主向人文社會學科爲主轉變,如今這一預測也得以應驗,這也是世界各國的普遍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