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風已轉向 中美儘快恢復談判

社評

隨着全球疫情陰霾逐漸褪去,世界經濟開始步向正軌,市場關注焦點也轉向「促成長」,這也讓沉寂許久的中美經貿談判重新浮上臺面。大陸副總理劉鶴1周內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財政部長葉倫視訊對話,緊接着兩國商務部長也進行交流討論,中美經貿風向開始轉變。

官方對抗 民間合作

這幾次對話並未宣佈任何實質成果,但從會後新聞稿來看,雙方都認同發展雙邊貿易非常重要,也認爲有必要坦誠解決雙方關切的議題中美臺面上對抗歸對抗,檯面下仍有合作的需求。特別是後疫情時代,如何透過溝通對話化解彼此疑慮,加速經濟成長,不只攸關中美雙方利益,也牽動未來全球經濟復甦的步調

貿易戰開打以來,中美經貿關係出現裂痕,但相互依賴程度有增無減。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20年中美雙邊貿易總額5867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8.3%,已逼近貿易戰前的高峰水準。其中大陸對美貿易順差高達3169億美元,比貿易戰開打前(2017年)還多出15%,其中有數月甚至創下歷史新高。

投資面來看,外人直接投資(FDI)金額雖大幅下滑,但部分企業對中國佈局依然很深,日經亞洲最近一篇報導指出,美國科技大廠蘋果2020年採用的中國供應商,從2018年42家躍升至51家,首度高於臺灣供應商家數。今年前4個月,陸企赴美納斯達克上市籌資金額來到6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倍,更比2019年整年35億美元翻了將近1倍。這意味貿易戰並沒有讓中美經貿與投資關係脫鉤,在市場力量驅動下仍能維持連結。拜登即使延續川普抗中路線,民間卻更傾向中美將在競爭中創造合作的元素。

美國參議院剛通過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USICA),以全面扶植美國新創科技產業發展爲立法宗旨,希望贏得與中國的科技競爭,美國商界卻擔憂,部分條款可能影響未來美國企業在大陸的投資與營運,尤其是半導體及醫療器材產業,受到的衝擊可能更大。他們大聲疾呼,應該修訂部分爭議條款,同時也希望拜登政府不要設置新的貿易壁壘,以免衝擊出口、傷害就業,甚至進一步拉擡物價

這樣的呼籲,有其道理。5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5%,創下13年來最大增幅,剔除能源及食品的核心,CPI更是大增3.8%,寫下29年新高。通膨壓力愈來愈大,其中一部分是基期因素使然,但進口原物料及相關貨品價格大幅上揚,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關稅扮演的關鍵角色。

調降關稅 中美兩利

美國對中國進口商課徵的關稅,依舊受限於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對高達2500億美元商品課徵25%關稅,1100億美元商品課徵7.5%關稅。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統計,2021年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平均高達19.3%。知名信評機構穆迪出具的報告更指出,中美貿易戰所帶來的高昂關稅成本,不僅大部分轉嫁給美國進口商,大大加重美國企業的負擔。如果關稅繼續存在,接下來恐怕不只會加劇進口商或企業的成本壓力,更會進一步傳導至美國零售商,從而推升消費者物價。

換句話說,降低中國進口商品所課徵關稅,將可減緩美國的通膨壓力。對快速復甦中的大陸而言,也需要美國這個外部市場的支持。美國仍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擁有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消費能力,更是大陸重要的出口市場與順差來源。調降關稅不只美國得利,大陸也將受益。更不用說,大陸要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仍需大量外部技術的奧援。若能透過貿易談判,彼此交換利益以解除部分科技管制,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中美都有動機誘因重回談判桌,但步調可能得再快一點,一旦通膨失控或疫情再度復發,重啓中美經貿談判,恐怕又將遙遙無期,此刻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