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邊境/扛貨赤腳狂奔搶通關 東興口岸「邊民」的日常
廣西東興口岸距離越南芒街僅一河之隔,每天上午八點是兩個口岸最忙碌的時刻,尤其從越南到東興做生意的「邊民」,連鞋子都沒穿,閘門一開便拔腿狂奔搶着通關,以最快速度,將肩上的貨物送達東興。
東興口岸在1958年便開放越南人民入境大陸,不過,1978年中越關係惡化,口岸一度關閉,一直到1994年4月纔再度開放。連接東興與芒街的北侖河大橋長約110公尺,橋的正中央塗着紅白相間的標示線,提醒過境的民衆只要一步便可跨過國界。
▲通過東興口岸後,向前行走不到五分鐘便是越南芒街。(圖/記者曾俊豪攝)
口岸通關時間爲每天上午8時至晚間9時,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則是早上通關閘門開啓的那一刻。採訪當天,通關的時間一到,便看到芒街口岸衝出大批民衆,很多人手上、肩上都帶着貨物,甚至有人打赤腳,以參加短跑比賽的速度,扛着貨品衝過國界中線,直奔東興口岸。
相比芒街口岸的分秒必爭,東興口岸除了批發生活物資以及工藝品回越南販賣的單幫客之外,其餘大都是中國大陸的遊客或旅行團爲主。相較之下,他們顯得好整以暇,若不是當天下起大雨,衆人應該都是慢慢的通過北侖河大橋,甚至在中越交界處拍照留念。
▲通關閘口一開,越南「邊民」立刻狂奔,力爭最短時間送貨到東興。(圖/記者曾俊豪攝)
中越邊境的「小額貿易」得利於出入境的便捷,東興口岸商務和口岸管理組長陳曉指出,東興口岸雖然不大,但出入境人數一直在中國大陸的陸路邊境口岸名列前茅,「有好幾年排在第一,目前每年平常一天3至4萬人次,高峰期達到一天4.7萬。」
她表示,去年4月份開始,除第三國入境人員採集指紋外,中國公民無論持護照或是邊民,只要刷證件、刷臉就能通關,。目前東興口岸也大大縮短入境程序,先前僅有8條自助通關通道,如今已增加到28條。
至於越南邊民攜帶貨物的規定,陳曉表示,與一般國際出入境規定相同,由於芒街是越南北方最大的經濟開發區,也被稱爲越南的深圳,主要進口堅果、食品,貨物則以橡膠、紅木爲主。加上越南曾被法國殖民,法式麪包也成爲邊民每天早上攜帶的主要貨物,另外像蔬菜也有人攜帶通關。
一名從東興口岸揹着貨物進入越南的陸籍男子表示,自己的工作就是每天以「人力」的方式運送貨品到越南,「通常一天要跑好幾趟,一次掙幾十塊錢。」
官方數據顯示,從事互市貿易的越南邊民高達1萬多人,爲了促進雙方經貿往來,大陸官方也給予越南邊民關稅優惠,每人每天可攜帶價值人民幣8000元,約新臺幣3.6萬元的貨物入境,無需課徵關稅。
▲芒街是經濟開發區,被視爲是越南的深圳。(圖/記者曾俊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