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警覺美國對中國政策的轉變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在參議院撥款委員會稱,中國是美國頭號地緣戰略安全的挑戰,但「與中國的戰爭不是不可避免」,他並認爲,中國還需要進一步發展所需能力,因此「不太可能近期內用軍事手段奪取臺灣」。米利對臺灣安全情勢的研判,跟先前美國前印太司令戴維森認爲「中國將在6年內併吞臺灣」,及接任的阿奎利諾所說:「中國侵臺威脅比想像中更近」的說法,顯得南轅北轍。
支持中國的國家不比美國少
3位掌控美國軍事安全的重要人物,對東亞情勢有這麼大的認知差距,究竟是他們個人的認知問題,還是拜登政府在對中政策有變?
拜登從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爲彌補川普單邊主義對美國全球領導力的傷害,就與國安幕僚羣馬不停蹄展開與盟國之間信任關係的重建。先由國安團隊赴亞洲舉行美日印澳「四方對話」、與大陸在阿拉斯加舉行「2+2」的「嗆聲會」,接着日、韓領袖分赴華府與拜登舉行「2+2」高層會談,可以看出拜登對東亞與印太地區的戰略佈局,相較美國傳統的重歐輕亞外交政策大爲不同。
完成東亞與印太地區戰略佈局後,拜登藉着出席G7高峰會以及北約峰會,讓歐洲國家重新向美國站隊,接着又與俄羅斯總統舉行高峰會,雖然沒有把俄羅斯拉向美國這一邊,但已顯現美國不再敵視俄國的新態度,希望讓俄羅斯在中美之間不選邊。
總體來看,美國已經完成對中國形成的安全包圍圈,跟冷戰時期不同的是,當時拉攏中國對抗蘇聯,現在則是拉攏俄羅斯包圍中國。米利說「中國是美國頭號地緣戰略的安全挑戰」,拜登政府採取「地緣戰略」思維,對中國建構一個大型的包圍圈層,企圖孤立中國在全球的戰略地位。
只是,當代的地緣戰略已經無法單純以地理因素思考一國的安全事務。冷戰時期,東西兩大陣營壁壘分明,美國的圍堵戰略可以決定蘇聯與東歐共產集團的發展出路,尤其兩大陣營在經濟上並無互賴、互通的關係,當美國及西方集團經濟愈來愈強大,蘇聯東歐集團卻受到「鐵幕式」的圍堵,經濟愈來愈衰弱,最後走向自然崩解。
但是,中國的發展路徑跟蘇聯完全不一樣,中國長期以來在不結盟、不稱霸外交政策下廣結善緣,支持中國的國家並不比美國少,且分佈在亞非拉等地區,不像蘇聯集團僅侷限在歐亞大陸。
何況中國在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果之後,不僅是世界工廠,可以供應西方國家所需貨物,更是一個巨型消費市場,可以容納各國的出口消費品。中國與世界是互賴、互通關係,若硬是把中國孤立,對全球的發展不見得有利。最近深圳鹽田港貨櫃塞爆無法輸出,立即造成全球航運費用高漲,甚至許多消費品因缺貨而漲價,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拜登擬與中國進行戰略對話
全球互賴關係已經形成,美國不可能採取全面抗中政策,拜登採取的是「對抗、競爭、合作」三合一戰略,希望跟中國的關係可軟可硬,在戰略彈性操作之下,創造對美國最有利的外部環境。從美國對中包圍戰略可窺知,美國不想,也做不到孤立中國,更不可能期望中國崩潰。如果中國真的崩潰,將是全球的災難,跟蘇聯的崩潰完全不同。
美國軍事將領先前認爲臺海衝突可能很快要爆發,現在又說中國在近期內不會對臺動武,一個可能是拜登的佈局已經完成,準備跟中國進行戰略對話,需要緩和美中之間對峙的關係,營造和解的氛圍。
拜登始終強調和中國要競爭,甚至可能對抗,但也要合作,歐洲行後終於釋出希望與習近平會談的訊號,能否成局尚未可知,但美國對中政策出現某種程度的轉圜是可以預期的。蔡政府解讀美國贈送250萬劑新冠疫苗,代表美國對臺灣無保留的支持,認定美國將對中國一路對抗到底,一邊倒向美國對臺灣最有利,因而肆無忌憚妖魔化大陸對臺支援疫苗的善意。尤其陸委會,在評論港臺關係、臺民到大陸注射疫苗時,都咄咄逼人,不留情面。
原本期望邱太三接任陸委會主委後,兩岸出現「春暖花開」的機會。如今因爲蔡政府防疫政策失敗,只好再打「抗中牌」,拉大陸作爲替罪羔羊,這隻會讓兩岸關係更加惡化。臺灣若不能警覺美國對中國政策的可能轉變,繼續採取強硬姿態對抗大陸,兩岸關係鐘擺若擺向戴維森等的預言,將是臺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