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鑑中國——我們的一百年》探秘百年“糧事”

深圳衛視圖鑑中國——我們的一百年》將於本週六(5月1日)21:20在深圳衛視播出第三期,上週,一場奇妙的“穿閱”之旅讓大家對中國服飾的“美”和“潮”有了新的認識。這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將作爲特約嘉賓登上這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百年郵輪”,與深圳衛視評論員治國和深圳衛視主持人熊熊一起,爲我們講述“飯碗裡”的百年故事

1949年,我國糧食產量只有1.1億噸、人均糧食佔有量僅209公斤;到2020年,我國糧食產量飆升6倍、人均佔有量達到480公斤,我們生產的糧食已經是口糧的3倍。看完李國祥帶來的這組數據,我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人已經把飯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乾飯人”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地釋放“乾飯魂”。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

在李國祥的數據解讀中,我們知道,從1949年到2020年,我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經歷了“過山車式”的波動,這其中究竟有什麼門道呢?李國祥將在節目中爲我們揭秘那些我們不知道的百年“糧事”。

從普遍缺糧,到端牢飯碗,中國糧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背後,少不了一代代拓荒者的“硬核”奮鬥。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泥灣》就講述了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大生產運動

1941年的春天,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長王震的率領下,進駐“到處是荒山”的南泥灣開展拓荒運動,此後,在一代代軍民的攜手奮鬥中,“陝北江南”譽滿天下。在《圖鑑中國——我們的一百年》第三期節目中,南泥灣村村民侯秀珍將通過5G連線雲端”出席,爲我們帶來她眼中的南泥灣鉅變

即便是處於“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今天,“苦過來”的侯秀珍奶奶仍然身體力行踐行勤儉節約,“花錢要節省,吃糧要節省,吃飯要光盤”是她送給下一代的“無價之寶”。

在節目中,我們還將“跟隨”侯秀珍奶奶的腳步,走進她在自己家建起來的南泥灣歷史展覽館。看着一張張承載了歷史記憶的照片,聽侯秀珍奶奶講述南泥灣第一代開荒者、她的公公劉寶齋的墾荒故事,踏入“時光隧道”,見證當年的“爛”泥灣如何實現“華麗轉身”,成爲良田百頃、山嶺蔥綠的陝北好江南。

20世紀40年代的南泥灣和2021年的南泥灣

最值得期待的是,侯秀珍奶奶將在節目中展示兩把年代感滿分的老钁頭。一把是珍藏了快80年,當時用來開荒種地的老钁頭;另一把則是見證了歷史轉折點,用來退耕還林的钁頭。刻滿歲月風霜、鏽跡斑斑的老钁頭爲何被侯秀珍奶奶稱爲傳家寶?這座情意滿滿的南泥灣歷史展覽館爲何而建?“一把钁頭一杆槍”的三五九旅墾荒運動中,是否還有我們不知道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節目中尋找答案!

新中國成立後,王震將軍將“南泥灣精神”帶到了中國的最東北,在黑龍江主持開墾北大荒。十萬大軍響應號召化身“荒一代”,開啓解鎖“北大倉”的進度條

“荒三代”、三農視頻博主胡瑩瑩一家,可謂是北大荒“時代開荒人”的縮影。胡瑩瑩的姥爺王美亮回憶錄中記錄了“荒一代”的艱苦生活字裡行間卻盡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哪裡最艱苦,就往哪裡去”的精神實在太戳淚點

從北大荒八五六農場老拖拉機手胡銘鋼這些“荒二代”到如今的“荒三代”,“北大倉”的進度條被一步步成功解鎖。從種植水稻、到改建魚池,直至養殖螃蟹,從人工開墾、到科技加持、再到科學管理,我們從北大荒農業結構的發展變化中,看到國家的進步、老百姓生活的提升。

“民以食爲天,食以糧爲先”,糧食問題向來是人們最關心的議題之一。也許你知道《流浪地球》中儲藏了1億顆農作物種子的國際空間站,但你知道在我國首都北京,有一個擁有50萬份種質資源的種質庫嗎?大家常常互相調侃“只有袁隆平爺爺才能說我胖”,其實袁隆平爺爺只想說:我不背這個鍋。因爲我們碗裡一般裝的是常規稻,而不是雜交水稻!本週六21:20,鎖定深圳衛視《圖鑑中國——我們的一百年》,get“碗裡”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從1921年到2021年,建黨一百年來,一代代中國人“以精神動力克服難以想象的艱苦”,爲每一箇中國人盛滿了手中的飯碗,“百年郵輪”第三站,讓我們前排圍坐、一起聊聊中國的百年“糧事”, 打開壹深圳App或天威深視頻同步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