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三成學童是小胖子 約5成長大後依舊胖
▲臺灣近三成學童是小胖子,易罹高脂血、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疾病。(圖/記者黃克翔攝)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根據教育部學生健康資訊系統資料,國小學童過重與肥胖率從96年的25.4%到103年已上升到29%;國中則由27.8%增加到28.8%,顯見國內近三成學童是小胖子,且男學童肥胖率高於女學童。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林莉玲主任表示,兒童肥胖會影響兒童生長、社會心理髮展,成年時容易有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問題,並增加相關慢性病罹病率和死亡率。林莉玲進一步指出,研究顯示小時候胖,長大後約5成依舊是胖,尤其是10到12歲的孩童,體內細胞變化最大,最可能影響成年體型,爲使肥胖防治從國小紮根,臺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自104年起與轄區國小、家長合作推動體位控制班,並陸續輔導校園周邊500公尺之22家餐飲業者提供外食學童少油、少糖、多蔬果的健康營養早餐。兒童及青少年處生長髮育階段,身高增長,體重也會增加,林莉玲提醒,不宜過度強調減重,應維持孩子的正常體位,家長可依衛福部公佈之「兒童與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 來衡量小孩的體位情形。另外,根據健康服務中心與學校合作的經驗發現,國小學童自我控制力較低,長假過後約1/3-2/3的過重及肥胖學童體位會增加,所以要讓孩子維持理想體位,家長幫忙孩子建立及養成「少糖、少油炸、選擇健康食物和運動」健康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