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絢慧/檢座公審幼童─你面對的是孩子人際挫折?還是你的人際陰影?

日前有一則新聞報導一位檢察官因爲孩子幼稚園遭受到人際挫折,而利用職權大肆前往追究「欺負」自己孩子的同學,受到極大輿論討論以及任職單位的查辦。

許多父母都曾經歷過,聽聞孩子在成長過程的人際關係中,遭受到同儕,甚至師長負面對待,也就是常被簡化爲「欺負」或是「霸凌」。面對孩子於人際關係這般的遭遇,爲人父母難免心疼及關心,但在於心疼及關心之餘,所展現出的因應與面對方式,更多是因爲孩子的遭遇,所勾動自己內在的人際陰影

通常父母面對孩子的人際挫折,呈現出較爲不佳的對應方式,約略可分爲以下三種:(1)、報復型。(2)、畏縮逃避衝突型。(3)、否認型。

(1)、報復型的因應方式,較爲顯著的例子,正有如此次新聞事件中的司法人員。這類父母通常對於子女遭受到人際挫折,容易投射出過往生命經驗中,長期壓抑的受負面對待的憤怒與無助,當自己成爲父母后,雖已不復爲當年幼弱的孩子,但當自己孩子現有情境與遭遇,觸發了過往深藏記憶中的憤怒,自然容易將自己過往生命經驗投射在當下的事件中,而展現出當年無力展現所累積下來的的報復心態:「我不能讓我孩子遭遇我過去忍受的那些欺負和傷害」。

(2)、畏縮逃避衝突型的因應方式,正好是報復型的相反型態。這類父母通常於子女的人際挫折中,延伸以自責、躲避的人際衝突因應習慣。他們通常第一個反應責備自己的孩子,不應該去招惹同儕或師長,造成別人的不快或衝突,並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學習忍耐、逃避和順服,不應該「強出頭」。表面上看起來,這類父母似乎在教導孩子「順應」社會,保護自己不招惹是非,以求得平安生存,其實,他們只是傳遞給孩子,自己無力堅持自己權益,害怕人際衝突,以順從換取息事寧人的人際恐懼。當然,也無法協助孩子如何因應和處理這類的人際挫折經驗。

(3)、否認型的因應方式,介於前面兩個類型之中。這類父母通常自身仍無力處理人際衝突的狀態之中,對於孩子的遭遇,更只能透過否認問題存在的事實,來做因應。這類父母接受到孩子的訴苦,常常的一句話是:「怎麼可能會這樣?」、「人家沒有這個意思,你不要亂說。」之類,要求孩子跟着否認自己內心的感受和自身遭遇,甚至以質疑孩子的反應,來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的感受是不應該、不正確的想法,以達到抹滅掉孩子實際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

花蓮檢座衝進幼兒園「興師問罪」。(圖/李麗芬辦公室提供)

無論上述三類父母的任一個型態,在面對孩子的人際挫折時,所選擇反應出的,都是自身對於人際關係曾有的陰影投射及應對模式。一個成熟的成年人,身在父母的位置上,應該是孩子的引導者支持者以及成熟社會化示範者。遭遇孩子反應自己所遭遇的人際挫折時,正是利用機會引導孩子學習去澄清、覈對事實,接納與安撫自己的挫折感受,並如何去克服與面對日後與這類狀況因應的方式和態度,乃至發展足以保護自己的對應策略。

陪伴孩子成長,正是我們第二次以成年人理性、能力與承擔力去重新修復自己童年缺憾的機會。如果,我們無法辨識和覺察自己的投射與陰影,在面對孩子呈現出的問題時,所佔有的地位和影響,我們也就錯失了跟着孩子的生命歷程,重新修復自己早年生命傷痛的機會。除了可惜之外,更可能因爲自己帶着自己的早年傷痛來引導、面對孩子的問題,而代間傳遞了自己生命經歷的苦痛給孩子,而讓孩子長成了另一個受傷的自己。

如此,不僅是對孩子適應社會,發展人際關係的相處及應對方式,沒有實質的幫助,更易促成孩子面對人際關係的互動時,帶有更多的恐懼、無助,產生難以調適的人我關係焦慮經驗。

好文推薦

蘇絢慧/臺灣人「乖」從小教起─別忘了你有拒絕與表達的權利

蘇絢慧 即時評論兇手是教育出來的!別讓孩子以爲別人是滿足慾望的工具

蘇絢慧/現在年輕人很難搞? 其實是你們大人缺乏「感受力

蘇絢慧/心理諮商師告訴你 爲什麼和恐怖情人分手這麼難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蘇絢慧,璞成心理學堂創辦人總監,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心理叢書作家。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